阳泉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产销衔接良好。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73.3亿元,比上年增长5.3%;产品销售率达到97.4%,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降。列入市考核的4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15种比上年增长,占37.5%。其中增幅较高的有:发电量增长22.6%;烧碱增长20.9%;生铁增长20.1%;电石增长11.9%;工业陶瓷增长14.6%;阀门增长29.9%。下降幅度较大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原煤下降5.8%;耐火材料下降27.1%;水泥下降11.4%;硫酸下降9.1%;化肥下降13.4%。 工业整体效益有所改善。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7.5亿元,比上年增长6.1%;实现利税6.83亿元,增长26.4%;实现利润4389万元,比上年净增加4900万元;亏损企业69个,亏损面为35%,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84亿元,比上年降低48%;产成品资金占用略有增加。 建筑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77亿元,施工工程个数954个,其中投标承包工程个数267个,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111.4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62.6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受国有大中型企业建设项目减少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年全社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1.14亿元,比上年下降10.1%。分经济类型看,除城乡个人投资呈增势外,其余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完成投资18.37亿元,下降11.3%;集体经济完成投资2.02亿元,下降4.3%;城乡居民个人投资0.75亿元,增长13.6%。分项目看,基建投资下降5.9%;更新改造投资下降20.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7.8%,其他投资下降16.7%。 全年基本建设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原煤30万吨/年,发电机组容量20万千瓦,局用交换机容量8576门,新增长途光缆54皮长公里。 城市面貌变化明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年内,全市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开展了群众性的“城市管理年”活动,重点完成了27件实事,从根本上加强了对脏、乱、堵、差等方面的治理,使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1.67亿元(不含住宅);新增城市供水管道3公里;新增煤气供气管道11公里;用户5140户;用气普及率达80.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2.77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热化率达32.6%,比上年提高9.5个百分点;新增排水管道长度2.97公里;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1公顷;城市道路长度累计达到283公里;城市道路面积323.8万年方米;城市化水平达到44.96%,比上年提高0.66个百分点。 五、能源 资能源工业建设继续发展。2000年,全市能源工业在总量控制、关井压产的大环境下,积极改革营销策略,继续加强能源的加工转化工作,努力开拓对外市场,促进能源工业的生产和销售继续发展。全年全市用于能源工业的没资达11.7亿元,其中用于煤炭工业的投资5.3亿元,用于电力工业的投资6.4亿元。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折标煤1835万吨,比上年下降5.8%;二次能源折标煤442.9万吨,增长14.4%。 能源外输量回升。2000年,全市共调往省外煤炭1992.3万吨,比上年增长2.1%,外输煤炭占原煤产量的77.5%。外输电力20.24亿千瓦时,增长28.1%,外输电量占到发电总量的20.5%。 六、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公路运输快速增长,铁路运输发展缓慢。受原煤及基础原材料产品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加剧和产量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全市铁路运虽增势趋弱,公路运输增势较强。全年铁路货运量完成2263.9万吨,比上年下降0.4%;公路货运量完成5436.48万吨,增长7.2%;公路货物周转量23.31亿吨公里,增长6.1%。铁路客运量101.4万人次,下降10.8%。公路客运量2781.53万人次,增长8.9%;公路客运周转量8.73亿人公里,增长18.1%。 邮电通讯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85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全市邮路总长度1440公里。年内新增住宅电话用户3.96万户,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9994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比上年增长47.7%;移动电话用户增长1.32倍。电话普及率达13.8部/百人,平均每百人比上年提高3.4部。邮电通讯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3.98万门,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3864户,数据通信总用户达到1056户;全市公用电话4119郡,比上年增加了989部,增长31.6%。 七、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国内市场稳中偏淡;200年,我市消费品市场宏观上虽然有国家积极扩大内需、节假日刺激消费,以及商家开展灵活多样的促销活动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但由于受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新的消费点没有形成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国内市场呈现出稳中偏谈的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33.18亿元,比上年增长3.8%,增幅回落2.9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22.65亿元,增长8.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10.53亿元、下降5.3%。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4%。其中:衣着类上升4.O%;医疗保健用品类上升6.3%;居住类上升7.2%;服务项目上升66.4%;食品类下降5.6%;家庭设备及用品下降3.0%;交通和通信工具类下降9.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下降7.0%。 八、对外经济贸易 外贸出口转降为升。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的继续推行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消退,我市外贸出口转降为升。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345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出口总额3122.7万美元,增长25.5%;进口总额335万美元,增长14.7%。全年协议利用外资额155.3万美元,下降77.4%。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继续发展,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项目涉及15个工种,年末在外劳务人员55人,实现合同额31万美元。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加。2000年,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继续加强财政管理,使财政运行情况呈现先抑后扬的良好运行态势,扭转了上年财政收入下降的局面。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8.06亿元,比上年增长4.7%。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4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大的税源税种中,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呈大幅度增长态势,分别增长19.2%、11.3%和38.4%,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完成情况不太理想。全年一般预算支出执行6.84亿元,比上年增长4.4%,收支增幅基本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