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阳泉市统计局

建筑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建筑施工企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完成施工产值66.6亿元,增长47.6%;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75万平方米,下降2.2%,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85.2万平方米,下降10.6%。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高速增长。200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55.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

图1 2004-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4:2008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分类情况

指标 绝对额 比上年增减(±)%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55.85 25.6

其中:国有及国有独资公司 82.97 14.1

集体经济 17.51 10.1

其他经济类型 55.37 20.9

其中:城镇投资 119.65 26.2

农村投资 8.64 16.1

房地产开发投资 27.56 14.5

全年房地产企业完成房屋施工面积268.23万平方米,增长7.2%;房屋竣工面积37.7万平方米,下降22.0%;房屋销售面积150.31万平方米,增长99.4%。

表5:200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标 单位 数量

煤炭 万吨 555

洗煤 万吨 60

火力发电 万千瓦 30

供水能力 万吨/日 1

污水处理能力 万吨/日 2

新建、改建公路 公里 34

输电线路 公里 226

铝型材 吨 10000

城市面貌继续改善。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48583万元(不含住宅);新增燃气供气管道22公里,新增用户7045户,用气普及率达到85.81%;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3.17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热化率达82%;城市排水管道长度累计达到212.42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936公顷,覆盖率达到37.79%,比上年增加3.16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79平方米。2008年底,我市城市道路长度累计达到383.6公里;城市道路面积累计达到458.2万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58.48%。

五、能      源

能源工业发展迅速。能源工业的生产和销售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全市用于能源工业的投资达62.0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9.8%。其中,用于煤炭工业的投资39.97亿元,用于电力工业的投资22.06亿元。全年一次能源生产折标煤4701.8万吨,比上年增长9.5%;二次能源折标煤670.5万吨,下降2.2%。

能源消费有增有减。初步测算,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达818.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0.6%。其中:煤炭消费量829.6万吨,增长0.2%;汽油消费5396吨,同比增长0.1%;柴油消费25272吨,增长1.3%;电力消费65.9亿千瓦时,下降0.5%。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4.3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1%。

能源外输量持续增加。2008年,全市共调往省外煤炭4813.1万吨,外输煤炭占原煤产量的73.1%。向省外输送电力13.3亿千瓦时,外输电量占发电总量的9.1%。大量能源的外输,有力地支援了兄弟省市的现代化建设。

六、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受原煤市场好转和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等有利因素的影响,全市铁路和公路运输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

表6:2008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11913.7 4.0

其中:铁路 万吨 3785.2 7.5

公路 万吨 8128.5 2.5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187.4 5.3

其中:铁路 亿吨公里 148.9 5.7

公路 亿吨公里 38.5 3.8

表7:2008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运输量

指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次  3417.7  1.5

其中:铁路 万人次  151.2  1.8

公路 万人次  3266.5  1.5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19.0  2.2

其中:铁路 亿人公里  7.6  2.7

公路 亿人公里  11.4  1.8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市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6.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年末,全市邮路总长度达1214公里。新增移动电话用户66467户;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比上年下降7.7%;移动电话用户增长9.1%。固定电话普及率达26.91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0.32部/百人,比上年增加7.2部/百人。邮电通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年末,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29.9万门,比上年增长8.3%;全市公用电话用户达32214户,比上年增加了1507户,增长4.9%。

旅游业迅速发展。2008年,“藏山、娘子关、百团大战”三大品牌龙头景区带动作用势头强劲。翠枫山、药林寺、和谐生态园等景区建设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在这些因素带动下,全市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据市外事旅游局统计,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586.7万人次,同比增长10%;旅游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36%;入境旅游者9973人次,同比增长一倍;旅游创外汇收入422.2万美元,同比翻了一番;各旅游景区接待212万人次,同比增长34.7%,门票收入3321.5万元,同比增长50.8%。

七、国内贸易和进出口

国内市场持续升温。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的增加,为消费品市场的升温并保持两位数增长提供了基础保障。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23.1亿元,比上年增长25.5%。消费品市场的明显特征是城乡消费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实现了同步增长。全年,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90.1亿元,增长24.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为33亿元,增长27.5%。

图2  2004-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外贸进出口取得突破性发展。据市商务局统计,2008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1545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2.7%。其中,出口总额12008万美元,增长74.9%;进口总额3448万美元,增长65.3%。全年144项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额达81.6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实际到位境外资金4881万美元。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继续大幅增长。2008年,全市各级财税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财政政策,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依法理财水平,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使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68.1亿元,同比增长19.5%,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10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全年预期目标。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2亿元,同比增长21%。全年一般预算支出执行40.6亿元,同比增长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