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31 大同市统计局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1999年,全市共有340名运动员参加了山西省青少年十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82枚、银牌73枚、铜牌65枚,金牌数、总分数均列全省第二。在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上,金牌数、总分数均列全省第一。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全年共组织全市性各类竞赛活动33项;由县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达300多次,参加人数达10万人次。

十一、人口与就业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据1999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1‰,死亡率为4.69‰,自然增长率为9.1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84.80万人。家庭户均人口3.35人。

劳动就业工作基本稳定。年末全市全社会从业人员达152万人,比上年增加5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达88.22万人,比上年增加4.72万人;农村从业人员63.78万人,比上年减少0.28万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得到重视和加强。1999年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累计达成7.8万人,通过实施再就业率达46.67%。截至目前,全市有下岗职工的国有企业近420户,下岗职工人数为4.15万人,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有3.04万人,3.02万人领到了基本生活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工1.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

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06.6元,比上年增长2.7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634.5元,比上年增长4.70%。由于农业受灾影响,全年农民人均线性收入1066.33,比上年下降46.14%。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上年的8.84平方米提高到9.64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4.66平方米提高到16.93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有所发展。年末有73%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全市已参加养老保险的各类企业达1732户,参保职工达22.75万,离退休人员达4.42万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非公有制经经济参保率分别为99.8%、80%和3.3%。养老统筹金征缴率达64%,失业保险金征缴率达40%。

环保事业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截至1999年底,全市共有35家企业全面通过环保达标验收,共投入1765万元,完成治理项目57项。发行取缔15项工业项目。对市区车尾气监测治理有了新进展。共监测机动车2035辆,安装尾气净化装置3000余套。城市环保工程进度加快。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南郊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新建20座地坑式垃圾转运站。这都对我市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

注:1、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公报一些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