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9年,面对复杂严峻而又十分困难的经济环境和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以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抓住关系我市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克服重重困难,国民经济保持了在困难中求发展的态势,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 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8.1亿元,比上年增长0.43%。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07元,比上年下降1.20%。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11059元,比上年下降4.82%。产业结构有所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9.6亿元,比上年下降46.9%;第二产业增加值90.90%亿元,比上年下降0.8%;第三产业增加值6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三种产业结构之比由1998年的10.6:53.7:35.7变为5.7:53.5:40.8。 二、农业 1999年,我市遭遇了本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旱灾。市委、市政府把抗灾救灾作为农村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来抓,带领全市人民积极开展抗灾自,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种植业生产减产幅度较大。据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50508吨,比上年减产621331吨,下降80.5%;其中夏粮产量13800吨,比上年减产26345吨,下降65.62%;秋粮产量136708,比上年减产594986吨,下降81.32%。全市油料产量6900吨,比上年下降85.69%;甜菜产量25989吨,比上年下降89.63。 林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全市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1.26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6.58%其中,营造经济林6.34千公顷,公程林9.12千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41.97千公顷。四旁零星植树1286.73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2%。 畜牧业生产有所下降。据统计,全市1999年肉类总产量57898吨,比上年下降17.57%,奶类产量21823吨,比上年下降4.66%;禽蛋产量17086吨,比上年增长1.70%。年末大牲畜存栏30.05万头,猪存栏41.27万头,羊存栏103.45万只。 农业综合开发有了新进展。农田水利基本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全年全市改造中低产田3.97万亩,新铺防渗渠182.9公里,新增水地2.38万亩,发展节水面积8.36万亩。年末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2286吨,农村用电量20239万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34%。 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有所下降。据市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统计,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14.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50%;乡镇企业增加值34.63亿元,比上年下降7.59%,上缴税金2.22亿元,比上年下降24.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我市工业经济结构由于长期畸重和近年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1999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全年全市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50.38亿元,比上年下降15.7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40.79亿元,比上年下降19.40%;轻工业增加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40.79亿元,比上年下降19.40%;轻工业增加值3.50亿元,比上年增长4.79%;重工业增加值46.88亿元,比上年下降16.92%。分隶属关系看,中央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地方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79亿,比上年下降21.25%,其中省属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1.14亿元,比上年下降6.37%,市及市以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65亿元,比上年下降35.94%. 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97.66%,比上年下降0.16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较差。全年全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5.55亿元,比上年下降8.25%;利税总额10.57亿元,比上年下降28.22%;亏损企业亏损额8.38亿元,比上年增加5.51亿元。 能源外输量下降。全市全年煤炭销售量为5550.51万吨,比上年下降15.32%。其中通过铁路外销3152.50万吨,比上年下降4.27%通过公路外销635.78万吨,比上年增长3.0%。全市全年共向市外输送电力93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3.13%。 建筑业生产经营迅速发展。全年全市建筑业施工工程发展到期1162个,其中实行招标投标的工程为625个。全市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为217.7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88%。房屋竣工面积为124.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50%。房屋面积竣工率为56.97%。 四、固定资产投资 1999年,我市积极贯彻中央关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年全市共完成因定资产投资30.48亿元;其中,国有经济投资2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集体经济投资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5%;其他各种经济类型投资3.21亿元,比上年下降43.39%。 基础设施建设下降。全年全市基本建设下降。全年全市基本建设投资14.40亿元,比上年下降16.91%。其中: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0.02亿,比上年下降88.88%;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完成投资8.18亿元,比上年下降3.31%. 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71.88%。其中住宅投资8.34亿元,比上年增长77.82%。商品住宅竣工面积84.4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2.81%,商品房销售面积31.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7.91%。 全市全年施工项目267个,其中新开工162个,全部建成投产项目142个,新增固定资产17.13亿元。新增的主要生产能力有:改建公路41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0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每日2万吨;中小学生席位3960个,建筑面积13391平方米;城市道路扩建长度6公里。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扩宽了市内迎泽东西街和苹果园街,新建20座地坑式垃极转运站,新建和改建20座水冲式公共厕所,完成了红旗广场改造工程,实现了集中供暖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完成经济实用住房101万平方米,西郊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工建设,完成了云冈峪、南出中道路绿化工。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1139.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3903公里,新增428公里。农村交通条件改善。全市新增6个乡(镇)通油路目前通油路的乡(镇)已达114个;新增55个村通公路,目前已通公路的村达2229个。 全年全市各种方式完成客运量2024.8万人,比上年下降0.47%。其中,铁路客运量712.8万人,比上年下降1.59%;公路客运里1312万人,比上年下降1.59%公路客运量16039.2万吨,比上年增长4.34%。其中,铁路货运量10224.2万吨,比上年增长6.35%;公路货运量5815万吨,比上年增长0.99%。全社会货物周转量558.1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89%;公路货物周转量21.53亿吨公里,比上年下降2.14%.全社会旅客周转量22.4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17.14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73%;公路旅客周转量5.31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