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一是工业生产快速增长。2002年,全市4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306.9亿元,增长16.0%;国有控股企业完成320.8亿元,增长17.7%;重工业完成349.8亿元,增长19.4%;19个县(市)、区中有11个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工业系统加大挖潜改造力度,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在19个县(市)、区中有11个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54.0亿元,增长32.2%,居全省第3位;实现利润26.8亿元,增长61.8%,居全省第3位;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7亿元,同比减亏47.3%。产品销售率达到99.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三是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2002年,全市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铸铁管、配混合饲料、发电量、机制纸、印染布、钢分别达到52.7万吨、6.3万吨、211.3亿千瓦时、9.0万吨、8557万米和668.1万吨,分别增长58.2%、31.5%、27.5%、28.0%、28.6%和24.7%。四是主要工业企业拉动力强。传统优势产业如发电、纺织、冶金、煤炭等行业改造步伐加快,龙型效应逐渐显现,邯钢集团、新兴铸管、峰峰矿务局、邯峰发电厂等主要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其中,邯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业总产值完成21.7亿元,增长1.1倍,邯钢集团工业总产值完成99.7亿元,增长17.0%。 建筑业:建筑业生产持续增长。在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住宅建设的带动下,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到83.3亿元,比上年增长6.2%。实现增加值26.5亿元,增长2.3%。建筑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建筑企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64801元/人,增长2.3%。建筑业实现利润1.1亿元,增长16.0%,人均利润854.13元,增长11.8%。 邮电通信业: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8.2%。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迅速扩展。 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平稳增长。全年货运总量10379万吨,比上年增长3.8%,其中,铁路运输2259万吨,增长13.5%,公路运输8138万吨,增长1.3%;全年旅客运输量11319.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8%,其中,铁路396.4万人次,增长11.2%,公路10923万人次,增长0.4%。 商业:多元化业态促进商业繁荣。全年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5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69亿元,增长11.2%,其中,吃70.9亿元,增长8.1%;穿13.8亿元,下降10.4%;用125.99亿元,增长16.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值59.5亿元,下降4.4%;购进总值52.0亿元,下降8.0%。肯德基、上海联华落户邯郸,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 金融保险业:金融保险业和证券市场稳步发展。全年金融保险业完成增加值18.3亿元,比上年增长5.8%。 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28.0亿元,比年初增加57.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11.2亿元,比年初增加6.5亿元;城乡储蓄余额472.9亿元,比年初增加48.2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22.3亿元,比年初增加54.4亿元,其中消费贷款余额20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298.6亿元,现金支出1317.9亿元,收支相抵投放现金19.3亿元。 保险市场快速发展。全年保险保费收入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5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7.96亿元,增长61.1%。 证券市场相对稳定。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52.59亿元,比上年下降30.8%;其中股票成交额44.82亿元,比上年减少18.4%。全市发行A股上市企业4家,其中当年上市企业1家,4家上市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51.3亿元。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4.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2%。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5亿元,增长28.9%,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7.6%。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达255.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4.1万平方米,销售72.4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28.6%、33.6%和2.5%。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9.6亿元,增长9.1%。房地产开发热点是商品住宅。全年商品住宅投资11.6亿元,增长22.1%,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0.3%。商品住宅施工面积212.1万平方米,增长15.6%;竣工面积80.1万平方米,增长7.4%。 四、对外开放 外贸进出口: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海关统计,全市海关进出口贸易总值3.1亿美元,增长40.9%。其中进口总值2.0亿美元,出口总值1.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2%和36.9%。从进出口结构看,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贸易逆差有所加大。 旅游:来邯游客继续增长。全年接待海外游客5000人次,比上年增长24.1%。旅游创汇收入162.6万美元,增长23.0%。国内旅游发展良好,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640万人次,增长4.1%;旅游收入28.35亿元,增长4.5%。旅游业总收入28.48亿元人民币,为国内生产总值的4.6%。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18家,客房2300间,客房出租率年平均45%。旅行社42家,其中,国际社1家。组接游客7.9万人次,年收入3636万元。丛台公园和黄梁梦吕仙祠晋升为国家AAA级景区。 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保持一定规模。全市新批外资项目39项,实际利用外资7328万美元,其中客商直接投资6328万美元。 五、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著。13家市属独立科研机构已有8家实现了企业化转制。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37万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或者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4.56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24.8%。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年内,新建区域特色专业孵化基地3个,总数达到12家,累计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37家。巩固和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全市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766家,全年技术合同登记306项,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1.9亿元。 教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教育投入稳定增加,全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10.4亿元,增长27.1%,高于全市经济增长速度17.1个百分点。 2002年,全市小学招生10.4万人,初中招生21.3万人,高中招生4.3万人。现有幼儿园243所,在园幼儿8.0万人,专任教师1515人;小学3974所,在校生98.4万人,专任教师3.8万人;普通中学594所,在校生71.99万人,专任教师3.1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12%,万人平均高中在校生达到122人。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考省定专科上线人数达到23224人,比上年增加583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