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秦皇岛市统计局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市56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3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87。48亿元,增长16。3%;轻工业完成增加值47。56亿元,增长6。2%。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对全市工业起主要支撑作用的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03。73亿元和112。56亿元,增长5。6%和20。6%。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78。42亿元,增长15。1%。粮油食品、玻璃、金属压延和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巩固提升,完成增加值178。50亿元,增长19。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5。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实现增加值76。78亿元,增长38。1%,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2。7%。在105种主要产品中有48种产品产量实现了增长,占45。7%。主要产品产量(见表3)。

表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8年 比上年增减±%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94。43 -12。8

食用植物油 万吨 49。28 17。2

配混合饲料 万吨 23。37 5。4

啤酒 千升 221238 49。4

葡萄酒 千升 51097 -1。7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20。77 -6。0

水泥 万吨 319。87 -8。2

平板玻璃 万重箱 2460。47 -10。3

日用玻璃制品 万吨 39。05 5。0

成品钢材 万吨 273。46 17。4

铝材    万吨    5。03  -3。8

铁矿石    万吨    1148。99   26。8

石油沥青   万吨    27。86   20。8

金属冶炼设备 万吨    4。56   16。9

金融危机带来的产品价格下滑、市场萎缩等不利因素对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形势带来的影响在下半年逐步显现,全年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8。3%,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7。34亿元,下降8。3%,亏损企业亏损额达14。73亿元,增长1。1倍。但在“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振兴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支撑下,全年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6。8,比上年提高4。9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72841元/人,增加 27366元/人;实现税金总额28。94亿元,增长11。8%。

建筑业生产增长较快,全市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91。60亿元,增长27。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94。0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89。6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6。8%和12。1%。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2。06万元/人,提高4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36。51亿元,增长18。7%;农村投资完成67。06亿元,增长26。2%。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9亿元,下降28。2%;第二产业投资90。03亿元,增长14。7%,其中工业投资87。15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145。19亿元,增长22。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2。52亿元,增长41。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6个百分点。作为奥运协办城市,我市在奥运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了众多涉及民生的建设项目。全年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完成27。87亿元,增长3。4%;教育投资完成3。28亿元,增长84。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完成投资2。41亿元,增长42。2%。市区主要道路延伸改造已接近尾声,热电联网二期工程、一中迁建、第一医院医技楼等项目也正在建设中。

项目建设投资取得新进展。全年计划总投资50万元以上的城镇建设项目577个,增长22。5%。实施城镇千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15项,累计完成投资144。48亿元,增长9。9%,其中新开工177项。山海关船厂造船设施综合技术改造、山海关港3。5万吨级泊位、烟草机械公司搬迁等项目进展顺利,首钢加工配送中心、耀华硼硅浮法玻璃生产线、新特科技年产120台(套)烧结机节能装置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

五、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运行平稳。全年完成旅客运输量7029。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其中,铁路637。88万人次,增长10。1%;公路6384万人次,增长1。5%;航空5。22万人次,增长4。6%。货物运输量7573。0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铁路1680。45万吨,增长22。5%;公路4864万吨,增长2。6%。港口生产持续发展,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5081万吨,比上年增长1。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40。25万箱,增长34。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9396。86公里?熏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67。84公里。承秦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年内已完成立项。沿海公路改建及102、205国道维修3项奥运畅通工程建成通车,完成投资4。4亿元,有效缓解了暑期交通压力。农村公路307。9公里新改建项目全面完工,新增通油路自然村26个。津秦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促进了全市铁路布局的调整。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21。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32亿元,下降18。8%;电信业务收入6。11亿元,增长1。0%;移动业务收入13。71亿元,增长22。6%。全年邮政信函371。33万件,比上年减少34。7%。年末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7。24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45。50万门。固定电话户数82。06万户,新增1。49万户;小灵通电话用户17。4万户,减少0。7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9。79万户,新增10。8万户。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和提高,互联网用户累计达33。45万户,新增5。09万户。

由于奥运安保、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全市旅游业受到自“非典”以来的最大冲击。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45。73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8。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227万人次,下降18。8%;接待入境游客达到18。73万人次,下降15。6%。旅游总收入72。80亿元,下降16。8%;旅游创汇9974。5万美元,下降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