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31 秦皇岛市统计局

围绕奥运旅游接待标准,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奥运旅游基础设施档次,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年末旅行社达14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8家、出境旅游组团社4家;星级饭店增至64家,海景假日酒店、秦皇岛大酒店荣升为五星级酒店,填补我市五星级酒店空白;旅游景区(点)40余家,A级景区21家,其中4A以上景区11家。荣膺“国际旅游名城”和“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市”,秦皇岛城市美誉度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六、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0。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增幅较上年提升了3。1个百分点。分地域看,农村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全市县及县以上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94。87亿元,增长19。5%;县以下农村市场实现零售额45。28亿元,增长29。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全面兴旺,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07。04亿元,增长21。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66亿元,增长21。7%。分规模看,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引导市场,小规模企业和个体户保持活力。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0。37亿元,增长15。7%;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和个体户零售额136。94亿元,增长24。1%。限额以下小企业及个体户在活跃市场、方便居民生活等方面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零售额中,热点商品持续旺销,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汽车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0。3%、23。4%、21。8%、57。3%和109。3%。受食品价格上涨影响,粮油类、肉禽蛋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29。8%和30。5%。

市场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市共实施市场建设项目29个,其中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建设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10。3亿元,已完成投资4。08亿元。全市新建成昌黎皮毛交易市场、大世界古玩市场、山海关水产品交易市场,以及已经奠基的红星美凯龙高档家居市场等一批特色专业市场;新建了卢龙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山海关西关综合市场和彩龙综合批发市场等一批综合性市场;改造升级了五道桥、耀华、西大坑等一批农贸市场。全年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15家,成交额104。33亿元。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新建农家店560家,乡级配送中心8个。

七、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0。0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3%。其中,出口31。30亿美元,增长45。9%;进口18。72亿美元,增长34。2%。外贸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13。5亿美元,增长44。1%,其中机电产品出口6。5亿美元,增长38。5%,占出口总额的20。8%。按出口市场结构看,对亚洲市场出口仍占较大比重,出口额达23。4亿美元,增长58。8%?熏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4。8%;对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96。9%和25。1%。培育和扶持戴卡公司、华夏长城公司等7家企业成为全省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及深加工出口商品基地。全市出口超千万美元的企业由22家增加到27家,出口额占全市的82。8%。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0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0%。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形势严峻,全年新批外资项目21个,比上年减少12个,合同总投资5。16亿美元,合同外资额3。58亿美元,分别下降50。0%和39。2%。

“走出去”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11项,合同金额245万美元,实际完成营业额2670万美元;派出劳务人员3172人次,增长2。3%。大力推进老挝矿业资源基地开发建设,重点支持鑫河钢铁矿业公司等企业在老挝开展资源开发,全市新批境外投资企业3家。

八、金融、保险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存贷款规模继续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36。55亿元,比年初增长21。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20。87亿元,增长27。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62。07亿元,比年初增长7。8%。其中,中长期贷款311。28亿元,增长9。3%;短期贷款216。51亿元,增长1。8%;个人消费贷款95。63亿元,增长7。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13。83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546。7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1。8%和9。5%。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1912。25亿元,现金支出1905。60亿元,现金回笼6。65亿元。

保险事业发展迅速。全年各类保费收入29。75亿元,比上年增长6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61亿元,增长77。9%;人身险保费收入23。14亿元,增长60。3%。保险赔款支出9。01亿元,增长58。3%。其中,财产险支出3。64亿元,增长43。3%;人身险支出5。37亿元,增长70。4%。年内新增保险公司7家,累计达31家。

九、科技和教育

科技事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12项,其中国家级、省级科技计划52项;3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14项成果获省科技奖项。根据国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有16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市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服务平台更加完善,新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家,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全年专利申请量达759件,比上年增长8。1%,授权量达472件,增长12。1%。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617份,合同总金额1。45亿元,技术交易额1。24亿元。

素质教育取得新进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3所,在校生13。45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8所,在校生2。29万人;普通中学196所,在校生14。52万人;普通小学615所,在校生16。97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788人;各类幼儿园190所,在园幼儿5。0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分别达99。8%和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和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分别为98。3%和68。4%,均比上年有所提高。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6。59万名城市区中小学生享受到了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全市用于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1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