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09-12-29 北京市统计局

各类市场贸易活跃,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39.1亿元,比上年增长50.7%,其中,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成交额36.5亿元,占总成交额93.4%。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全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区交通运输业完成货物运输量12937万吨,比上年增长10.7%,货物周转量61923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8%,货运收入达到50亿元(含国航货运), 比上年增长14.3%。全年实现客运收入4.8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客运量2940万人次(不包括出租车客运量)。

邮电通讯业持续高速发展。全区邮政业务总量5498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邮政通信总量3657万元,比上年增长24.5%;发送函件695万件,发送出口函件344万件,发送报刊2517万件。电信能力不断增强,通信业务收入19839万元,比上年增长21%;电话装机容量达到28万门,增长9%;电话用户达到21万户,比上年增长6%,其中居民电话用户达到17.7万户,比上年增长4%;每百人拥有电话38部,比上年增加2部。

旅游:旅游业受“非典”影响,2003年旅游人数、收入、接待国外旅客、创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69.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4亿元,分别比上年下降了2.4%和11.3%;接待国外游客 6.6万人次,占总旅游人数的9.6%,创外汇收入 206万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和3.3%。

金融、保险业:金融业务不断扩大,各项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58.4亿元,比上年增加64.6亿元,增长33.4%;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41.5亿元,比上年增加24.3亿元,增长20.8%;银行现金收入371.6 亿元,比上年增长35.2%,银行现金支出376.9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四家银行净投放现金22.2亿元,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全年回笼货币 16.9亿元。

城乡居民储蓄持续增加,年末达到114.3亿元,比上年增加14.1亿元,增长14.1%。其中,农村储蓄余额35.6亿元,比上年增加2.8亿元,增长8.5%。

单位:亿元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加 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58.4 193.8 64.6 33.4

各项贷款余额 141.5 117.2 24.3 20.8

银行现金收入 371.6 274.8 96.8 35.2

银行现金支出 376.9 276.7 100.2 36.2

城乡居民储蓄余额 114.3 100.2 14.1 14.1

其中:农村储蓄余额 35.6 32.8 2.8 8.5

保险收入稳定增加。全年保费收入29158.1万元, 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2258.1万元,增长6%;人身险保费收入16900万元,增长36.1%。年内业务赔款7389.9万元,比上年增长14.3%。

单位:万元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加 增长%

全年保费收入 29158.1 23975.4 5182.7 21.6

其中:财产险 12258.1 11560.4 697.7 6.0

人身险 16900.0 12415.0 4485.0 36.1

全年理赔总额 7389.9 6467.8 922.1 14.3

房地产业: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2%,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9亿元,比上年增长4.3%,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28.1%,比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全区商品房施工面积达232.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96.6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长34.5%和15.8%;销售7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11.0%。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4.8亿元,比上年下降32.8%。

房地产开发热点是商品住宅。全年完成商品住宅投资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占房地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8.3%。商品住宅开复工面积220.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竣工面积9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7%。

三、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出口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全年出口交货额完成110.2亿元,比上年增长68.9%,其中,三资企业出口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5%,占全区出口总额72.8%。全区三资企业有生产经营活动的153家,实现销售收入2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4%,实现利润总额 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3倍,实交税金2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倍。

利用外资: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创新招商方式,引进、储备、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了一批对全区经济发展极具影响力的项目,围绕北京现代汽车产业布局,吸引了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我区。全年新办理三资企业87家,投资总额2223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8.5%,注册资本14461.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6%,实际利用外资2211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91.9%。

四、城市建设与环境

投资环境、人居环境不断优化。重点加强了城区街道、住宅小区的综合治理,全年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6亿元。站前街及建新东街改造完成投资2783万元,西外环路一期完成投资5864万元,顺于路改造完成投资12774万元,木燕路完成投资7000万元,小区三化及粉刷完成投资6318万元,路灯投资1085万元。完成了拥军路、站前街等街道改造和燕京桥、京密路、顺安路的路灯安装以及石园、仓上、建新等居民小区的美化。加大了小城镇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区初步形成了一街一景的人文景观,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城市的整体形象进一步提高。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自来水产量1796万吨,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12万吨;新增天然气用户5223户,天然气用户达到38184户,天然气供应量92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26%;全年用电量142205.3万千瓦/时。新增公路41.7公里,全区公路总长达到1693.5公里。

全区完成植树造林投资2.3亿元,植树710万株,其中:大秦铁路植树56万株、治理京津风沙源植树165万株、道路两旁绿化植树37万株。全区造林面积7.3万亩,绿化拆迁各类建筑26万平方米。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2%,比上年增加了1.2个百分点,城区覆盖率达到44.2%,同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区政府年初确定的十件环保实事全部完成。由于严格实施环保制度,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区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60%。

五、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科技事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7家,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46.1亿元,比上年增长45.2%,实现增加值2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10.9%。民营科技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民营科技企业新发展60家,累计达213家,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6亿元,比上年增长44.8%,实现增加值4.4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的2.4%。科技项目引进、申报、评奖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共引进科技项目188个,向国家科技部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10项,已批准6项,向国家科技部、市火炬办申报并批准火炬项目10项,其中4项属于国家级。实施国家、市、区三级星火计划项目12个,其中延续项目7个,新列项目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