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工业经济效益再上新水平。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的促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0.1亿元,比上年增长56.25%;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682.6%,比上年提高15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98.23%,比上年下降0.9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1.76%,下降4.9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37.68%,提高8.98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09.81%,提高13.6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5.03次,提高1.44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4.5%,提高18.6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98417.46元/人,比上年增加78937.87元/人。 2004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559万元,比上年下降31.2%,施工房屋面积25.76万平方米,实现利润91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330万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地方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42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9%。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53410万元,比上年增长37.48%;更新改造投完成55569万元,比上年下降7.97%;其他投资完成6296万元,比上年下降5.76%;房地产投资完成9874万元,比上年增长7.74%;城镇私人建房投资完成1838万元,下降44.18%;农村投资完成8343万元,比上年增长40.74%。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投资均呈现增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402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倍,其中设施农业完成投资17878万元,占第一产业投资比重的74.42%,是拉动第一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21773万元,增长27.74%,其中:工业完成321143万元,增长27.84%,在工业中,采矿业完成投资270358万元,比上年增长48.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9533万元,受基础建设投资快速增长的影响,比上年增长27.72%,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8.30%;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增长24.30%;水利投资增长6.95%;文化投资增长1.33倍;公共管理增长1.49倍。 商品住宅房销售旺盛。全年商品住宅房完成投资6875万元,比上年增长2.08倍。全年房地产施工房屋面积15.43万平方米,增长14.38%;房屋竣工面积7.2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6%;商品房销售面积9.76万平方米,增长28.76%;商品房销售额9999万元,增长10.08%。其中:住宅销售额8511万元,增长0.19%。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主要项目有:吐哈石油、天然气项目、吐鲁番群艺馆、4万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鄯善县鑫宝铁业20万吨球团项目、鄯善县发达钢铁厂8万吨生铁等项目形成一批新的生产能力。本年新增生产能力:天然原油开采28万吨/年;天然气开采3亿立方米;铁矿石成品矿28.8万吨/年;生铁29.6万吨/年;城市供热能力59吨/小时;热水24兆瓦/小时。 五、国内贸易 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假日消费”及旅游业的升温,带动新型商业理念和经营方式的转变,促进消费品市场快速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2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0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0.18%。其中:县及县以上消费品零售额80305万元,比上年增长15.37%,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7918万元,比上年增长6.8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0063万元,增长13.86%;餐饮业零售额27588万元,增长12.31%。 六、对外贸易 外贸进出口大幅度增长。全地区外贸进出口额46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92%。其中:出口总额253.8万美元,下降25.01%;进口总额209.9万美元,增长10.38倍。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完成货运量685万吨,比上年增长4.1%;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72189万吨公里,增长30.57%。全年公路客运量973万人,比上年增长1.35%;客运周转量50493万人公里,下降2.92%。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1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9.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94624户,增长61.98%。移动电话用户131586户,比上年增长14.45%。小灵通用户38941户,增长86.7%。年末全地区固定电话普及率为33.8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22.8部/百人。 突出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使旅游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299.33万人次,增长36.06%,其中:国内旅游人数282.88万人次,增长34.7%;国外旅游人数16.45万人次,增长64.5%。实现旅游收入5.6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9.32%;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2004年地区财税部门狠抓重点税种、税源、税收的组织工作,强化非税收入,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23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23%,增收4862万元。在主要税种中:增值税完成20243万元,增长16.46%;营业税完成10253万元,增长8.01%;企业所得税完成1032万元,增长32.14%;个人所得税完成1482万元,增长5.33%;资源税完成1728万元,增长15.66%。 通过优化支出结构,提升财政支出效益,确保了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全年地方财政支出82156万元,增长4.16%,其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增长14.29%,科技三项费用增长16.23%,农业支出增长5.3%,教育支出增长6.63%。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53亿元,增长9.52%。其中:企业存款16.85亿元,下降0.5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3.77亿元,增长13.86%。年末全地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54亿元,下降2.59%。其中:农业贷款余额4.45亿元,增长0.69%;工业贷款余额1.41亿元,下降37.31%;个人消费贷款3.71亿元,其中住房贷款2.23亿元,比年初增加0.24亿元。发放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306.4万元。全年各项现金收入169.69亿元,各项现金支出181.14亿元,货币净投放11.44亿元,增长6.23%。年末金融机构备付金率水平为10.12%,提高2.39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