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有小学校469所,小学在校学生133077人,招生2498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0%。特殊教育招生24人,在校学生221人。幼儿园27所,在园幼儿(含学前班)23308人。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425人,在校学生2855人,毕业生602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有文化馆3个;公共图书馆3个,各类藏书37万册,全年图书借阅7.12万人次;博物馆1个,全市共有馆藏文物3025件(套)。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全年广场文艺演出204场次。全市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传输节目达到30套。全市有线电视用户24920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2.0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7.27%。广播电视工作继续加强软硬件建设,实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全市80%的农村群众免费收看到8套电视节目。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继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规范卫生市场秩序,加强行风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医疗环境,医疗质量稳步提高。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含诊所、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150个,其中,卫生防疫、防治机构3个,妇幼保健机构3个。医院和卫生院病床数1863张。卫生技术人员2344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1246人,注册护士603人。全市有村卫生室368个,执业助理医师39人,乡村医生510人,卫生员4人。年内完成门诊治疗22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2万人次,卫生业务收入16703万元。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新、改、扩建6个乡镇卫生院,为52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微机,健全完善了疫情网络直报体系。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 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深入实施。竞技体育水平在拼搏中攀升。在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和冠军赛上,我市获得男子青年组对练2个第一名;在全区青少年4个项目的比赛中,有10名运动员在武术、田径、乒乓球等项目上分别取得了13个名次,其中获2枚全区金牌,为我市争得了诸多荣誉。 十一、环境保护 全市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作加强。认真开展电石、铁合金行业清理整顿,大力开展高耗能行业烟尘污染治理。督促9家企业及时办理了环评手续。监督7家高耗能企业累计投资1045万元,建成电石、铁合金炉除尘设施9套。狠抓工业污染限期治理。督促10家企业累计投资577万元,建成和运行13个污染治理项目,削减废水排放量19000立方米,减少粉尘排放量230吨,削减烟尘排放量1659吨,削减悬浮物50吨。进一步加强城区大气污染集中整治。依法拆除35家单位38台锅炉、茶浴炉,减少城区烟煤2210吨,减排烟尘123吨,减排so299.01吨。严格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积极争取环保项目,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步伐。年内共申报环保项目22个,争取环保项目资金4项358.8万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102841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8353人,占25.1%;农业人口770060人,占74.9%。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2005年全市出生人口17429人,人口出生率为17.00‰;死亡人口5331人,人口死亡率为5.2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80‰。全年净增人口12098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161元,比上年增加2168元,增长18.1%。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96元,比上年增长9.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629元,增长8.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37元,增长7.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31元,比上年下降3.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1.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城乡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4.5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38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34166人,其中职工28340人,离退休人员5826人。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3038人,其中离退休人员8717人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5795人,领取失业保险金2006人。全市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3233人。 注:1、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