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9 丽江市统计局

粮食 410248 0.1 蚕茧121 27.4

油料 7827 8.5 肉类总产量84481 4.0

甘蔗116214 13.5 #猪肉60529 3.3

烤烟13034 1.4 牛肉9585 3.4

茶叶321 98.9 羊肉6371 7.4

水果83594 74.4 鲜蛋3075 5.2

蔬菜162408 26.8 牛奶2518 2.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53199万元,比上年增长2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8035万元,增长29.6%;完成工业增加值161554万元,增长20.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9206万元,增长25.1%(见表3)。

表3: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万元)

指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109206 25.1

其中:轻工业19111 21.6

重工业90095 25.9

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6191 36.0

其中:国有企业2837 114.2

集体企业1326 -16.7

股份合作企业4718 11.4

股份制企业95140 27.5

其他企业5185 -4.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7781万元,比上年增长28.6%,实现利税39027万元,增长26.6%,其中利润17756万元,增长29.3%。企业亏损面下降11.47个百分点。

重点发展行业发展态势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煤炭、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五大重点行业分别比上年增长24.6%、18.7%、46.3%、28.6%和37%,五大重点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6.1%,提高0.4个百分点。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508.89万吨,增长11.3%;发电量83150万千瓦时,增长12.5%;成品糖11938吨,增长1.16倍;水泥155.03万吨,增长39.8%。

建筑业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8764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9.8%,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0446万元,增长22.3%。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投资总量稳步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461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其中,城镇投资847370万元,增长22.9%,其中城镇项目投资725367万元,增长27.9%;农村投资39091万元,增长1.08倍。全年城镇投资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680个,增长58.5%,其中新开工项目550个,增长1.26倍。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产业投向看,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6287万元,同比增长127.4%,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为4.1%,上升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完成397433万元,增长26.8%,所占比重为44.8%,上升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452741万元,增长19.6%,所占比重为51.1%。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370846万元,增长23.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41.8%,下降0.5个百分点;非国有投资515615万元,增长26.2%,所占比重达58.2%。从行业情况看,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城镇项目投资中:工业投资389747万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制造业投资94464万元,增长1.88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电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68098万元,增长9.5%(见表4);水利管理业投资15561万元,增长51%;环境管理业投资7050万元,增长27%;公共服务业投入明显增大,其中教育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分别增长59.6%和153.5%。

表4:2007年分行业城镇项目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万元)

行业 投资额 比上年增长(%)

总计 725367 27.9

农、林、牧、渔业 31566 123.0.

采矿业 19918 -11.0

制造业 94464 188.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75365 8.5

交通运输业 43402 -25.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0813 -31.6

批发和零售业 28015 2.88倍

住宿和餐饮业 17297 -46.4

金融业 987 4.8倍

房地产业 40846 85.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647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784 3.78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8274 7.2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821

教育 11745 59.6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982 -26.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6322 153.5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22163 26.7

重大项目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计划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72个,完成投资522833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9%。

房市继续下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22003万元,下降0.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85610万元,增长29.8%。商品房施工面积83.64万平方米,下降13.4%,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33万平方米,增长30.3%;商品房竣工面积44.92万平方米,下降16.3%;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46.22万平方米,下降29.2%;商品房销售额98813万元,下降23.6%。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0.29万平方米,下降26.9%,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7万平方米,下降55.1%,占总空置面积的16.6%;商业性用房空置面积8.36万平方米,下降18.1%,占总空置面积的81%。

五、消费品市场销售

消费成为新亮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27万元,增长22.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增幅创历史新高。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2266万元,增长26.7%;农村(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52661万元,增长1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63920万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6786万元,增长31.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零售额13653万元,增长20%;集体及股份合作制经济零售额21072万元,增长16%;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164801万元,增长28.8%。

六、对外开放和旅游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年进出口总值1715万美元,增长18%。其中,出口1712万美元,增长19.1%。全年外商投资项目到位资金1872万美元,增长5.2%;实施国内合作项目179项,到位资金450953万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省外到位资金332542万元,增长33%。

旅游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30.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其中海外游客40.07万人次,增长29.8%,国内游客490.86万人次,增长14.4%。旅游业总收入58.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900万美元,增长34.9%,国内旅游收入49.32亿元,增长26.6%。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853万吨,下降1.8%,公路货物周转量121166万吨公里,增长1.8%,民航货邮运输量1.05万吨,增长26.1%;完成公路客运量710万人次,增长13.6%,公路旅客周转量81655万人公里,增长15.4%,民航客运量190.62万人次,增长23.8%。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为7.45万辆(不含拖拉机),增长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