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进一步完善了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继续增加,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推进,参保人数达31158人,比上年增加831人(见表8)。 表8:2007年社会保险情况(单位:人) 指标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加 比上年增长(%)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571 2875 5.8 其中:职工人数39429 1983 5.3 离退休人员人数13142 892 7.3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1431 2816 3.6 其中:职工人数60952 2339 4.0 离退休人员人数20479 477 2.4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201 2411 11.1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228 1055 90.0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5010 25257 127.9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3305 25550 143.9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1158 831 2.7 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万元)23698 5038 27.0 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万元)23978 4324 22.0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936人,比上年增加1068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8万人;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4132万元,增长20.8%,农村社会救济支出3149万元,增长3倍。年末各类社会福利单位31个,社会福利单位床位数715张,收养各类人员650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8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个。 十三、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城镇人口30.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3.2平方公里,增长9.7%;城市道路长度115公里,增长4.5%;污水集中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增长2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以化工、建材、煤炭等行业和年耗能5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为重点,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的实施和考核。节能降耗在难度较大的形势下取得积极进展,万元GDP能耗呈下降趋势。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3万亩,其中天保工程造林26.3万亩;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3.6万亩。积极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加快城市绿化体系建设。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平方米,增长6.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19.9%,提高1.2个百分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全面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狠抓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污染防治,进一步巩固、提高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污染排放呈下降趋势。全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7%,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85%,提高7.2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61.6%,提高1.6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全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0.67万吨,比上年下降10.7%;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0.63万吨,下降9.1%。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以煤矿、交通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80人,比上年下降12.1%;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3人,下降23.1%;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7人,下降75%;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3.14人,下降33%。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17%,死亡人数下降8.2%,受伤人数下降36.3%,经济损失下降26.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7.52人,下降30%,全年未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注:1、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数,正式年报统计数据以《2007年丽江统计年鉴》为准,对比数为上年年报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