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能力继续提高。全州公路里程达6766公里,全社会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77042万吨公里,增长8.9%,旅客周转量164873万人公里,上升14.0%。 邮电通信业发展迅速。全州邮电业务收入完成65550万元,比上年增长27.7%。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达72.05万门,比上年增加16.65万门,增长30.0%。全年办理邮政函件235.01万件,下降55.9%;全州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0.05万户,增长18.9%,其中:市内电话15.28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0.06万户,小灵通用户11.7万户,公用电话3.02万个;移动电话用户39.43万户,增长9.6%;全州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1.3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7部/百人;互联网宽带(ADSL)用户22410户,增长48.0%。 六、国内贸易和物价 全州商业贸易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42.2亿元,增长13.3%;餐饮业5.02亿元,增长15.5%;其他行业1.02亿元,增长9.0%。按城乡划分,城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县城为18.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县以下为1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总体平稳。据凯里市城市物价抽样调查,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与上年相比,上涨0.4%。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0.2%,在消费品价格中,居住类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达到8.2%,其次是粮食上涨2.3%、医疗保健上涨1.1%;除此之外,交通和通讯、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肉禽及其制品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下降幅度分别为3.2%、3.1%、2.4%、1.8%和0.7%。(见下表)。 七、对外经济协作和旅游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州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2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7.7%,其中:出口417万美元,下降53.5%,进口204万美元,增长103.4%。全年全州引进协作项目246项,实际完成222项,比上年增加10个项目,引进合同资金45.3亿元,实际到位42.45亿元,比上年增加13.51亿元,增长46.7%。 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州接待国外和港、澳、台同胞共计5.38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其中:外宾3.6万人,港、澳、台同胞1.78万人。接待国内旅游者247万人,增长28.7%。旅游总收入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八、财政、税收、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13180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347万元,增长17.4%;财政支出397438万元,增长30.7%。 税收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全年全州各项国税收入共计入库64762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全州地方税收入库共计49465万元,增长24.4%。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加。2005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40225万元,比年初增加221629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64037万元,比年初增加20009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202487万元,比年初增加140042万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全年全州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28739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财产保险收入8956万元,增长10.3%;人身保险费收入19784万元,增长43.7%。全年财产险赔付金额6868万元,增长55.5%;人身险赔付金额1456万元,增长27.7%。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州有高等专科学校3所,在校学生9668人,比上年增长30.5%,有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本科学生1050人;普通中学296所,在校学生22648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7所,在校学生26816人;普通小学1913所,在校学生46554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8.85%;幼儿园在园幼儿69586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新的成绩,全州十六个县市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普九”人口覆盖率已达到100%,全年扫除文盲29909人,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科学技术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全年获得国家级项目1项,共计资金140万元;获得省级项目21项,其中:获省级星火项目7项,省中药专项项目4项,省计划课题项目2项,省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项,省科技計划攻关项目1项,科技特派员试点项目2项,科技出版资金项目1项,共计资金237万元。加强了中药材GAP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和GAP技术研究,全州已有11家中药材种植企业在8个县建立了17个品种GAP试验、示范和生产基地,示范面积达5.83万亩。何首乌、太子参两个中药品种于2005年元月获得国家GAP证书,头花蓼于2005年11月29日通过了国家GAP现场认证。2005年,全州安排科技“三项费”62万元,共安排项目43项,各项项目进展顺利。2005年度全州共评出科学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7项、四等奖33项。 文化、广播、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州共有文化馆17个,职工人数113人,图书馆17个,博物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管理所17个,民族文化工作队14个,专业剧团1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6个,电视差转台506部,卫星收转站46861座,电视覆盖率94.41%,广播覆盖率78.52%。全年出版杂志60.6万册,出版报纸514.8万份。年末全州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67全宗,19.72万件。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州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08个,其中:医院34个,乡镇卫生院206个,街道卫生院5所,妇幼保健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7个,采供血机构6个,医学科研所1个,卫生监督所17所。全州实有医院病床6084张;卫生技术人员7468人,其中:执业医师2682人,执业助理医师1257人,注册护士2057人,社会诊所、医务室304个,卫生技术人员720人。村卫生室2230个,医生和卫生员3086人。凯里市、三穗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达265077人。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我州在参加全省拳击、跆拳道、乒乓球、少儿足球、少儿健身体操等项目的运动会中,共获金牌12枚、银牌18枚、铜牌27枚;获得优秀组织奖1个,体育道德风尚奖1个,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苗子12人,有4人代表贵州省出席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其中,我州输送的运动员获得男子体操团体第4名和女子体操团体第6名的好成绩。 十、人口及人民生活 2005年,全州人口出生率为15.16‰,死亡率为7.3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2‰。年末常住总人口441.72万人(常住一年及以上),比上年增加3.27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230.36万人,女性211.36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