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州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8 甘孜州统计局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575个,比上年减少28个;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83.92亿元,增加425.61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31个,减少43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70.53亿元,增加37.47亿元。全年建成投产项目322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6.0%,新增固定资产25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达到46.7%。小天都电站首台机组、洪坝、湾二、陇须电站、农村通讯扶贫工程等竣工投产;海竹路、泸石路改造、呷村银多金属矿、金康、仁宗海电站等项目建设加快;康定机场试验段、稻属路、沙坪电站等项目开工;两河口、长河坝、泸定电站以及雀儿山隧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

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受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者信心增强等因素影响,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亿元,增长16.8%。其中,城市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2.7亿元,增长18.2%;县及县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9亿元,增长12.4%。

在各种经济类型中,国有经济零售额5.5亿元,增长25.2%;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8.7亿元,增长28.4%。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7亿元,增长19.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6亿元,增长15.0%。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5年,全州继续加大投资软、硬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招商引资呈现出直接投资项目增多、民间投资项目增多、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增多的良好态势。全年共签约引进国内项目150个,协议引进资金额284亿元;到位引资额30.4亿元。其中,水能资源开发项目48个,到位资金22.9亿元;旅游资源开发项目9个,到位资金1.4亿元;矿产资源项目21个,到位资金2.9亿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年末,全州公路通车里程已达9824公里,其中等级公路6837公里。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4639万吨公里,增长25.5%。完成旅客周转量45121万人公里,增长7.0%。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综合通讯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收入2.3亿元,增长27.2%;年末邮电公网电话用户达到10.6万户;移动通讯高速发展,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10.8万户,增长30.7%。全州电话普及率达到23.1%。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1.4%。

注重规划编制,加大宣传促销,强化行业建设,全州旅游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1%,外汇收入1709万美元,增长11.6%;接待国内游客225.4万人次,增长25.3%,国内旅游收入14.3亿元,增长22.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6亿元,比上年增加1.6亿元,增长52.4%。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1.3亿元,增长39.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亿元,增长54.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4亿元,增长21.8%。

金融存贷款规模扩大,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1亿元,增长18.9%。其中,企业存款余额22.1亿元,减少1.8亿元,下降7.5%。各项贷款余额27.4亿元,增加2.9亿元,增长11.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8.2亿元,增加0.9亿元,增长12.1%;中长期贷款余额19.1亿元,增加2.2亿元,增长13.2%。

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7.8亿元,现金支出128.4亿元,货币净投放10.6亿元。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保费收入有所提高。全年保费总收入4244万元。其中,财产险收入3361万元;人身险收入883万元。全年处理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2222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692万元,人身险赔付金额530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2005年,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977所,在校学生136905人,教职工8900人,其中专任教师7820人。

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结构逐步优化。普通高校1所,招生4700人(含成人)。在校本专科学生7832人(含成人),增长10.6%,毕业生961人。

基础教育蓬勃发展。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任务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任务取得积极进展,“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53.6%。年内,石渠、色达、德格、理塘4县通过了扫盲评估验收。全州小学927所,招生17659人,在校小学生96596人,增加203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7.5%,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普通中学36所,招生10993人,在校学生29936人。

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州中等职业教育(职高、普通中专)学校5所,招生682人,比上年增加53人,在校学生2541人。其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2541人。

成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巩固现代远程教育成果,实现中央、省电大教学资源共享。全年招收本专科学员1302人;参加自学考试2096人,获得本(专)科文凭274人。

“科教兴州”战略深入实施,农业科技推广、中藏药产业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工作取得成效,科普工作广泛开展,全社会科技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全年科技三项费支出265万元,相当于GDP的0.1%。

服务“三农”,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马铃薯科技产业化开发力度加大,技术培训、品种引进、项目实施等工作圆满完成。

加强中藏药产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制定、完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横向科技合作,搭建中藏药产业发展平台,中藏医药研究工作全面展开,中藏医药研究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继续加大科普知识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月和送科技下乡活动,全年举办科普讲座40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45564册,接受咨询人数达3.8万余人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面向生活,扎实创作,促进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年创作歌舞节目12台,美术作品80件,书法作品120件,摄影作品150件;全州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各级文化单位演出656场次,观众人数达35万余人次;有公共图书馆3个;文化馆19个;博物馆2个。

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年内,开展了对德格印经院、丹巴古碉群等一批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综合考察工作,完成了对州藏博馆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的清理工作,实施了对甘孜白利寺等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工作。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播电视覆盖率持续提高。“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建设继续巩固,有线电视入户工作积极推进,州、县广播电视节目双向传输工程全面完成。2005年末,全州有广播电台1座,节目3套,调频转播发射台480座,广播人口覆盖率82.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电视台1座,节目2套,电视转播发射台120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83.1%,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州有线电视用户4.29万户,比上年增加75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