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6 清远市统计局

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25元,比上年增长14.0%。人均消费性支出6900元,其中食品支出3203元,市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6.4%。全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8321元,增加2476元,增长15.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18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人均外出务工收入1500元,增长8.5%。。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人均支出2940元,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7.4%。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7.2万人,增长10.7%;失业保险13.0万人,减少6.8%;医疗保险17.4万人,增长7%;工伤保险15.2万人,增长26.8%;生育保险8.3万人,减少4.2%。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全市纳入低保人数12.2万人,增长94%。其中城镇1.5万人,农村10.7万人。全市拥有福利院6个,福利院床位613张,收养人数306人。敬老院112个,床位3282张,收养人数2442人。儿童福利院1个,床位120张,收养人数86人。福利企业17家,招收残疾职工196人。全年离婚夫妇3133对,比上年上升5.9%。

十二、资源与环境

耕地资源继续减少。年末耕地总资源401.7万亩。全年国家建设占用耕地1691亩,其他建设占用耕地7741亩,还耕还林还草占用耕地1520亩,耕地改为园地5883亩。新开荒耕地6974亩,园地改耕地14279亩。全年净减少耕地1.9万亩。

水资源供求关系紧张。全年平均降水量1756毫米,比历年平均降雨量减少446毫米。主要江河总体水质良好,但流量明显减少。水力资源蕴藏量156万千瓦,可供开发水力资源达130万千瓦。

矿产资源丰富。全市已发现矿种62种,储量居全省前三位的矿种有15种。主要矿种有石灰石、耐火粘土、硅灰石、冰洲石、滑石、硼砂、硫铁矿、锰矿等。

旅游资源丰富。清远的旅游资源以高山峡谷、湖泊温泉等生态资源,以及风景名胜和豪放古朴的壮瑶少数民族风情为主。形成了以清新自然生态、飞霞名胜古迹、英德湖光山色、英西奇特峰林、连阳民族风情等为主的五大旅游新热线。并被国家评为“全国漂流之乡”、“全国温泉之乡”。

生物资源丰富。形成了以森林为主体的动植物共生竞长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我国南方珍稀动植物的物种基因库。经鉴定的维管植物有270科,877属,2439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植物有银杏、桫椤、粗榧、观光楠木,以及药用植物三尖松、喜树等。动物有短尾猴、穿山甲、小爪水獭、大灵猫、林麝、毛冠鹿、门羚、白鹇、蛤蚧、虎汶蛙等。

能源消耗增长加快,电力消费效率有所下降。2005年,随着工业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原煤、燃料油、电力等能源消耗的高速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9.5亿千瓦时,比上年净增16.6亿千瓦时,增长38.5%。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45.2千瓦时,增长47.0%。二产中,工业用电量44.7亿千瓦时,净增14.3亿千瓦时,增长47.1%。第三产业用电量6.7亿千瓦时,增长15.4%。2005年每亿元GDP耗电1884万千瓦时,比上年净增203万千瓦时。电力消费弹性系数1.65。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本地生产总值以及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的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各项指标对比均使用可比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