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广州市统计局

四、所有制结构调整与对外开放

所有制结构调整

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091.11亿元,增长12.3%;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77.29亿元,增长17.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8.0%上升到49.1%。其中民营经济增加值2101.87亿元,增长17.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4.6%。

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全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56.36亿元,增长20.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847.92亿元,增长17.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7%;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34.29亿元,增长21.0%,占23.8%;规模以上股份合作制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96亿元,增长6.8%,占0.4%。

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零售额298.44亿元,增长6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零售额135.12亿元,增长31.4%;私营企业零售额293.26亿元,增长5.7%。

对外贸易

全年进出口总额达637.67亿美元,增长19.2%(见表8)。其中,出口总额达323.78亿美元,增长21.4%;进口总额达313.89亿美元,增长17.1%。全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出口197.00亿美元,增长17.5%,占全市出口总值的60.84%;国有企业出口76.36亿美元,增长17.0%;集体企业出口4.80亿美元,增长3.2%;私营企业出口45.35亿美元,增长57.0%。

外商直接投资

全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9.23亿美元,增长10.4%;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企业)1025个,下降3.4%;合同外资金额43.91亿美元,增长29.1%。全年外商增资所涉及的合同外资金额为16.90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金额的38.5%。截至2006年,广州市累计吸收来自1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7266个。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51家进入广州,共设立329个项目,投资总额累计112.44亿美元。资金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依然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全年批准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212个,其合同外资金额32.78亿美元,增长36.3%。

2006年末,在广州市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共8843家,比上年末增长8.5%。外商投资企业在穗设立分支机构(非法人)4787个,外国及港澳台地区企业在穗设立常驻代表机构6810个。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

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营业额1.81亿美元,增长11.4%。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合同金额1.97亿美元,增长19.4%。广州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1个。

旅游

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00.51亿元,增长12.1%。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97亿美元,增长21.9%;国内旅游收入477.56亿元,增长9.8%。全年城市接待过夜游客2960.01万人次,增长3.8%。其中国内旅游者2395.78万人次,增长2.4%;海外旅游者564.23万人次,增长10.6%。全年主要宾馆酒店开房率为61.79%。全年旅行社组团旅游人数679.57万人次,增长38.4%。全年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按售票口径)4426.85万人次,增长7.4%。

五、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稳步增长。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2296件,增长11.7%;其中发明专利2706件,增长33.4%,占申请量的22.1%。全年专利授权6399件,增长11.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05件,增长16.7%。全年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

年末,全市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全市拥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99家,其中国家级12家,省级42家,市级45家。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72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7个。

全年实现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187.57亿元,增长20.9%,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7.0%。规模以上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完成高技术产品产值分别增长20.8%、13.9%、13.0%、4.1%和18.0%。新产品开发力度继续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达480.25亿元,增长45.6%。

教育

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0所,比上年增加1所。全年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科、专科学生21.38万人,增长7.6%;在校学生61.94万人,增长11.7%;毕业学生12.29万人,增长19.5%。年末,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达24所,全年招收研究生1.71万人,增长9.3%;在校研究生4.52万人,增长11.4%;毕业研究生1.18万人,增长30.9%。

全市有75.0%的区和76.5%的镇达到“教育强区”和“教育强镇”标准,省、市一级学校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占全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的84.73%(优质学位)。年末,全市共有小学1112所,在校学生89.36万人。普通中学456所,在校学生56.76万人,增长3.1%;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7.49万人,增长3.8%。中等职业学校123所,在校学生21.66万人。技工学校62所,在校学生15.32万人,增长25.5%。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93%,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大学率81.6%。

年末,全市共有13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11.19万人;137所民办普通中学,在校学生6.96万人;158所民办小学,在校学生22.52万人。

文化

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十一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全国和国际性专业文艺评奖中,广州共获奖100项。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7个;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3个,举办展览63个。公共图书馆14间;图书馆总藏量1325.1万册。档案馆26个,博物馆、纪念馆30个,举办陈列、展览195个,参观人数达337.5万人次。全年摄制完成电影片3部。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节目15套;电视台3座,节目19套。全国有14个省、市、自治区卫星电视节目进入广州电视网播放。全年共出版报纸27.97亿份、杂志1.65亿册、图书2.25亿册。

卫生

至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603个,其中医院22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个,卫生监督所14个,妇幼保健院1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109所。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共拥有床位5.05万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4.33万张。全市共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9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2.73万人,注册护士2.64万人。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门诊服务8082万人次,提供住院服务110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