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利用外资: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全年利用外资新批项目(合同)1506个,增长25.1%;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3.48亿美元,增长27.7%;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4.77亿美元,增长64.8%。在外商直接投资中,全年新批项目(合同)1046个,增长20.2%;合同利用外资金额32.05亿美元,增长25.6%;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4.01亿美元,增幅高达64.4%。外资企业增资力度继续加大。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增资10.52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的32.82%。至年末,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广州投资设立了7933家外资企业和2000多个外商办事机构。世界500强大企业已有127家进入广州,共设立227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71.8亿美元。资金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依然是外商投资的重点。全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160个,增长63.3%;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7亿美元,增长19.2%。 制造业利用外资步伐加快。全年批准制造业利用外资合同项目636个,增长13.0%;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1.83亿美元,增长23.2%,比上年增幅提高18.8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金额4.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81亿美元,分别增长94.6%和4.6倍。制造业合同利用外资平均每个项目343万美元,比全市平均每个项目(306万美元)多37万美元。 服务贸易领域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全年第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合同)387个,增长31.6%,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合同)的37.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分别为163个和60个,分别增长89.5%和93.6%;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外商直接投资新批项目(合同)分别增长2.6倍、3.0倍和1.0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59个。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营业额1.32亿美元,增长21.3%。年末,全市具有对外经济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27家,比上年增加8家;其中在境外投资贸易性企业9家。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9728项,增长7.0%;新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1.30亿美元,增长21.5%。派出劳务人员3530人次,增长9.1%。至年末,广州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0个。 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城市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成功举办了首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与福州等10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认真落实CEPA协定,赴港开展的“穗港合作,共同发展”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签订项目50多个,合作金额超过15亿元,进一步提高了穗港合作水平。 旅游:旅游业增势良好。全年旅游业实现总收入547.04亿元,增长20.2%。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8.97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390.18亿元,分别增长16.9%和21.6%。全年城市旅游设施接待过夜游客2674.71万人次,增长12.9%。其中,外国人138.96万人次,港澳台同胞298.19万人次,分别增长36.7%和14.3%。全年城市旅游设施接待国内旅游者2237.56万人次,增长11.5%。全年主要宾馆开房率为62.9%,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全年旅行社组团入境人数24.37万人次,增长21.3%。其中,入境外国人12.94万人次,增长74.4%;台湾同胞2.14万人次,增长2倍;港澳同胞9.29万人次,下降22.3%。主要旅游景点接待游客(按售票口径)3788.19万人次,增长26.7%。 五、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坚持科教兴市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160亿元,其中用于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68亿元,分别增长14.3%和2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达3.89%和1.65%。科技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稳步增长。全年受理专利申请8230件,增长0.3%;其中发明专利1483件,增长1.0%。全年专利授权5535件,增长10.3%。 科研机构和队伍稳定。全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05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8.09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62.0%。年末,全市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全市拥有省级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家,各类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82家,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24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5个。 教育: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2所,比上年增加8所。其中,本科院校20所,专科院校32所。全年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科、专科学生16.82万人,增长18.1%;在校学生45.97万人,增长22.7%;毕业学生8.32万人,增长25.0%。年末,全市培养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达24所,全年招收研究生1.36万人,增长25.6%;在校研究生3.46万人,增长31.6%;毕业研究生0.65万人,增长47.4%。 基础教育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老城区“用地特困学校”的改造已通过验收,24所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建设项目基本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年末,全市共有小学1429所,在校学生87.47万人,增长3.2%。普通中学437所,在校学生53.08万人,增长3.7%;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15.54万人,增长11.6%。中等职业学校(机构数)154所,在校学生18.47万人。技工学校59所,在校学生10.43万人,增长18.7%。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初中升学率92.02%,高中升学率91.38%,分别比上年提高0.74个、下降0.45个和提高0.68个百分点。加快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新课程实验改革。2003年秋季,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2004年秋季,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也进行改革实验,全面实施新课程。 成人教育调整优化。至年末,全市共有20所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在校学生16.01万人。 积极发展多元化办学,民办教育继续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20所民办高校,在校学生4.72万人;97所民办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10万人;160所民办小学,在校学生18.17万人。 文化: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第四届“羊城国际粤剧节”、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第九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在全国和国际性专业文艺评奖中,广州共获奖73项。至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8个;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4个,举办展览89个。公共图书馆16间,比上年增加1间;图书馆总藏量969万册(件),其中图书807万册。档案馆26个,博物纪念馆28个,举办陈列、展览171个,参观人数达404.8万人次。全年摄制完成电影片3部。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节目15套,平均每天播音301小时;电视台3座,节目19套。全国有17个省、市、自治区卫星电视节目进入广州电视网播放。全年共出版报纸28.6亿份、杂志1.86亿册、图书2.78亿册。广州歌剧院即将开工建设,广州新图书馆、广州文学艺术创作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