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6.0亿元,增长15.8%;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1.7亿元,增长16.9%。国有投资41.4亿元,增长16.3%;非国有投资116.3亿元,增长16.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57.6亿元,增长6.6%;更新改造投资26.3亿元,增长51.1%;其他投资(含城镇私营、集体)8.5亿元,增长16.5%;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4.4亿元,增长21.5%。地方项目投资110.8亿元,增长36.8%;中央项目投资5.2亿元,下降61.2%。年内新开工项目756个,竣工项目547个。 商品房供需两旺。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9.2亿元,增长15.0%。商品房施工面积219.6万平方米,增长38.7%;竣工面积89.6万平方米,增长66.5%;销售面积73.4万平方米,增长85.7%;商品房销售额6.9亿元,增长130%。 工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工业投资47.4亿元,增长15.0%,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4.0亿元,增长54.8%。按行业分,采掘业投资11.8亿元,增长138.6%;制造业投资23.1亿元,增长42.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2.4亿元,下降37.8%。农业、环保、公共设施管理和卫生等薄弱环节投资得到加强,分别增长39.8%、1541.7%、12.7%和299.5%。 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市39个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5.3亿元,占年计划的55.1%。年内有市污水处理厂、万华商贸城、莽山风景区建设、龙女温泉改建、临武舜华鸭业扩建工程、金磊水泥、桂嘉公路、永兴金银交易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投产或投入营运。 生产能力继续扩大。全年新增发电机组16.55万千瓦,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119.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长度49公里,原煤开采290.9万吨,新、改建公路668.5公里,城市自来水供水能力3.1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2万吨/日。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见旺。全市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比上年加快3.1个百分点。其中:城市零售120.3亿元,增长13.9%;农村零售39.0亿元,增长12.7%。各类零售额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32.9亿元,增长13.8%;餐饮业零售额20.8亿元,增长15.5%;其他零售额5.6亿元,增长2.5%。 大型商店市场份额增加。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65家,增加7家;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7.1亿元,增长41.1%,占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企业零售额的12.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场307个,其中亿元市场10家。 六、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 对外贸易取得新突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670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1.5%。其中:进口1236万美元,下降54.1%;出口15466万美元,增长119.4%。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额为14496万美元,增长127.0%;加工贸易进出口额1705万美元,增长39.8%;其他贸易进出口额502万美元,下降76.5%。按企业性质分,外贸公司进出口365万美元,下降60.9%;生产企业7415万美元,增长256.0%;外资企业8927万美元,增长33.2%。出口国别中,对香港、日本、美国、英国、荷兰及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快速增长。出口商品中,石墨、白银、鉍、铟、服装、卫星通讯设备等快速增长。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市全年新批外资项目49个,实际利用外资1988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337万美元。全市内联引资项目1294个,利用内资71.0亿元,其中:利用省外境内资金项目944个,利用省外境内资金57.2亿元,增长46.8%。 对外经济合作大幅增长。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2971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420万美元;外派劳务人数650人,均超额完成年计划。 旅游业发展加快。成功举办中国郴州(莽山)生态旅游节等系列促销活动,进一步提升了郴州旅游业的知名度。全年全市旅游人数6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分别增长19%和32%。 七、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年末民用车辆拥有量20.55万辆,比上年增长25.8%,其中汽车7.13万辆,增长17.5%;农用运输车1.2万辆,增长43.2%。全年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77.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公路运输76.9亿吨公里,增长13.1%;水运0.7亿吨公里,增长1.1倍。旅客周转量36.1亿人公里,增长21.2%,其中:公路35.6亿人公里,增长20.9%;水运0.5亿人公里,增长43.2%。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81.5亿吨公里,增长13.9%。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5.9亿元,增长25.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3.7亿元,移动业务总量10.7亿元,分别下降9.4%、增长2.8%和44.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67.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75.59万户,分别增长17.4%和36.9%。年末全市电话普及率为31.3%,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6.5%,分别提高6.5个和4.4个百分点。年末国际互联网络用户14.85万户,增长98%。 八、财政、金融、证券与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4.8亿元,同口径比增长3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3.2亿元,增长22.5%;上划中央“两税”9.2亿元,增长62.9%;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2.5亿元,增长24.1%。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8.8%,提高0.6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中:工商税收9.3亿元,增长30.5%;农业四税4.2亿元,增长38.3%;企业收入1.8亿元,增长43.4%;其他收入7.4亿元,增长5.6%。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59.2%,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全市一般预算支出40.6亿元,增长15.8%。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及基础建设、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基本保障。 金融机构存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3.6亿元,比年初增加55.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9.2亿元,比年初增加35.9亿元;企业存款余额55.3亿元,比年初增加13.0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59.1亿元,比年初增加4.7亿元(不含政策性剥离5.04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31.1亿元,比年初增加9.4亿元;消费贷款余额15.7亿元,比年初增加4.1亿元。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取得新突破。年内郴电国际成为我市在境内第一家上市公司,全年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3.8亿元。已有166人进入期货交易市场,年成交金额40亿元。 证券市场稳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3个证券营业部和4个县级交易点,开户人数4.2万人,交易量84.9亿元,分别增长3.7%和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