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5 湘潭市统计局

文化、新闻出版和版权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市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行了查缴“******”类出版物等8个专项行动,查缴各类非法纸质出版物4000余件,光盘30000余件,赌博电游板200余张。

广播电视事业有新发展,网络设施不断优化。广电系统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年共播发新闻稿30530件。其中电台3600件,电视台4500件,都市频道2500件,《湘潭广播电视》报1400件。三个电视频道和广播电台都进行了全新的改版,节目质量稳步提高。通过增建小片电视网,全市初步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广电中心两大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卫生改革进一步深化,卫生事业向前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60个,床位7558张,卫生技术人员9946人,其中医生4045人。全年卫生系统科研立项27项,中标课题数居全省各市、州第一位。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启动。全市如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大专院校无偿献血任务,无偿献血量占总采血量92.99%,比上年同期提高36.18个百分点。传染病控制较好,全市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1.27个百分点。计划免疫工作有新的突破,在省内率先启动儿童计划免疫金卡管理系统。全年组织了两次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共为0—5岁儿童投服39万余份糖丸疫苗。碘缺乏病控制达标。开展牙病防治活动,1.4万名小学生实行了氟化泡沫预防龋齿。

社会体育形成高潮。年内成功举办了第八届市运会。在省常规赛中,我市组织了273名运动员参加了12个项目的角逐,共夺得金牌52枚,总分913分,均列全省第四名,其中网球项目共夺得10枚金牌计154分。端午节成功举办了已停办6年的全市龙舟大赛,36条龙舟竞渡湘江,并首次进行了现场直播。在石燕湖举办的全省标准龙舟大赛中,我市代表队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全市还组织了1400多名妇女参加了太极度拳、“木兰”系列、体育舞蹈、健身操的比赛和表演。全民健身活动和农村体育运动显现出红红火火的势头。

十、人口与人民生活

计划生育管理到位。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33‰,比上年下降0.41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5.64%,多孩控制率0.71%,人口自然增长率4.43‰。全市大力查处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改善了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出生性别比已由上年的119.16:100下降到112.52:100。.群众婚育观念转变,晚婚晚育率达58%。

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市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6682元,增长10.2%。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423元,比年年增加915元,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平可支配收入6049元,列全省第四位,比上年增加335元;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2599元,居全省第二位,比上年增加116元。住房、通讯、教育成为本年消费热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达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存款结构较为稳定,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80.3%,但增加的储蓄存款中,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之比为0.86:1,显示出资金流动趋向活跃。

社会福利、劳动保险事业不断完善。年末全市社会福利院8家,收养人数530人,敬老院143所,在院人数1582人。全市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人数17746人,全年发放保障金1477.5余万元。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2.9万人,全年实付养老金19982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713人,医疗基金支出2446.3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4.7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1224.6万元。

环境保护工作大步上台阶。全市紧紧围绕2000年工业企业达标排放工作,抓住环境管理龙头,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环境污染治理取得较大进展。达标工作已完成治理项目50个,12家省直接监督的企业9家通过验收,2家企业进入验收,1家企业治理工程已经启动。20家市直管重点企业中16家通过验收,2家主体工程完工。达标排放工作的推进,使影响我市环境的地面水和空气质量恶化趋势有了改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计划之内。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70.8%,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全年投资4776.1万元,有77项已经竣工。全市“三废”综合利用创利润7615万元,较上年上升15.1%。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年快报数),而统计资料部分数据均为年报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