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5 长沙市统计局

规模以上工业技术开发力度继续加大。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提取技术开发费3.76亿元,同比增长125.1%;完成新产品产值149.60亿元,同比增长33.1%,新产品产值率达15.7%;完成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268.72亿元,同比增长9.6%,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1%。

工业企业效益水平创历史新高。全年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9.85亿元,同比增长25.4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利润22.34亿元,同比增长40.9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22.2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同比下降59.14%。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6.46%,同比提高13.05个百分点,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05589元/人,同比增长21.12%;总资产贡献率为18.32%,同比提高0.09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48%,同比提高0.2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77次,同比提高0.13次;资产负债率为52.97%,同比下降1.85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7.88%,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资产保值增值率为116.97%,同比提高5.47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主要能源消耗增长水平远低于规模工业产出增长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耗煤炭195.53万吨,同比增长1.94%;消耗汽油1.72万吨,同比增长3.77%;消耗柴油6.45万吨,同比下降21.51%。

全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户42468个,从业人员33.0万人,其中企业6400个,从业人员21.48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4.37%;工业个体户36068户,从业人员11.52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168亿元,同比增长4.70%。

建筑业生产经营稳步增长。全年全市具有建筑业资质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0亿元,同比增长25.6%;实现利税总额19亿元,同比增长25.0%;房屋竣工面积214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0%;房屋建筑竣工率为39.0%。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05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1.44亿元,同比增长31.9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91.17亿元,同比增长33.97%。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56.35亿元,同比增长46.04%,所占比重为29.08%;更新改造投资123.87亿元,同比增长30.65%,所占比重为14.1%。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36.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13%;住宅销售额为88.41亿元,同比增长9.00%。全年新增固定资产343.72亿元,同比增长15.2%。

在投资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投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全市城镇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不含水利建设投资)4.62亿元,同比增长74.3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77亿元,同比增长13.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09.55亿元,同比增长42.54%。

投融资体制改革继续深化。非国有单位投资成为带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全社会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608.83亿元,增长42.7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9.1%,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

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以重点工程为龙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全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7.1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15.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五、 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3.43亿元,同比增长16.1%,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2%。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市的消费品零售额为600.69亿元,同比增长16.5%,所占比重为80.8%;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142.74亿元,同比增长14.4%。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626.72亿元,同比增长14.8%;餐饮业零售额为109.78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他行业零售额为6.92亿元,同比增长25.1%。商品交易市场大型化已经成为新的趋势,全年亿元以上市场30家,实现商品成交额422.86亿元,同比增长43.4%。

六、 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5年全社会运输周转量142.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41%。旅客周转量99.57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78%,其中铁路35.75亿人公里,同比增长7.20%;公路46.99亿人公里,同比下降5.26%;水运0.12亿人公里,同比下降17.03%;民航16.70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3.38%。货物周转量100.3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46%,其中铁路45.4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61%;公路44.7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21%;水运9.9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66%;民航0.2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65%。

邮电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现价)47.98亿元,同比增长14.65%,其中电信完成业务总量44.87亿元,同比增长14.98%。全市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16.70万门,同比增长9.6%;电话普及率达到86.23%,同比增加15.54个百分点。年末本地电话用户218.56万户,同比增长15.5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316.85万户,同比增长30.75%。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继续增长,年末用户达71.71万户,同比增长12.16%。

七、 对外经济与旅游

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为26.83亿美元,同比增长9.3%,其中出口总额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6.7%,进口总额10.88亿美元,增幅与上年持平。市归口管理进出口企业进出口总额为20.05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总额为10.07亿美元,同比增长41.9%;进口总额为9.98亿美元,同比增长9.2%。在市归口管理进出口企业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3.0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2.92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额的30.4%和29.0%;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7.24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2.83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2.5%和28.4%。

利用外资稳步取得进展。全年全市利用外资项目(企业)达150个,同比增加16个;合同引进外商直接投资15.71亿美元,同比增长73.2%;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9.02亿美元,同比增长80.0%。

全年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2489万人次,同比增长9.1%,国内旅游收入175.2亿元,同比增长18.0%;接待入境旅游者25.55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2亿美元,同比增长43.3%;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191.2亿元,同比增长19.6%。

八、 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保持健康运行态势。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224.37亿元,同比增长11.3%;金融机构现金支出5132.34亿元,同比增长11.1%;货币回笼92.02亿元。存贷款余额稳定增加,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本外币合计,下同)2322.32亿元,比年初增加341.9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954.42亿元,比年初增加153.5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55.35亿元,比年初增加258.8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51.94亿元,比年初增加17.96亿元,中长期贷款1209.74亿元,比年初增加204.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