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共有卫生机构60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2个;病床床位1218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1447张;卫生技术人员15204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6169人,注册护士4016人。全市共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1个,卫生技术人员677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2个,卫生技术人员342人。乡镇卫生院共有208个,床位5032张,卫生技术人员50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参合农民583.98万人,参合率达88.9%。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年在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比赛中共获金牌14枚,其中全国冠军3个,全省冠军11个。全市拥有大型体育场地4处,人均体育场面积0.53平方米。全市常年锻炼人口达到230万人以上,农村、社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十一、人口、城乡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控制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总人口为802.81万人,其中常住人口668.60万人。出生人口9.2万人,出生率为11.42‰;死亡人口4.9万人,死亡率为6.13‰;自然变动净增人口4.2万人,自然增长率5.29‰。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达到11024元,比上年增长1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2%;人均消费支出7752元,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到4272元,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101元,增长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8%(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50.7%,分别比上年上升2.9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7.25平方米,增长0.6%;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1.18平方米,增长1.8%。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44.50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3.54万人,离退休人数10.9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0.86万人。其中在岗职工36.97万人,退休人数14.8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15万人,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94万人。全年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52万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6006万元;共有农村低保对象22.0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545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持续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25853张,共收养25595人。城镇建立社区服务中心78个。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101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808万元,接受社会捐赠3633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降水量1264毫米,比上年减少231毫米。用水总量8.10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6.9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0.44亿立方米,生活用水0.75亿立方米。 在监测的13个河段中,河段总长645公里,Ⅲ类水质以上河段长350公里,占监控河段总长度的54.3%,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Ⅴ类水质河段长130公里,占20.2%,提高15.5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河段长165公里,占25.6%,降低20.2个百分点。 年末已发现的矿种为51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17种,非金属矿产23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共计15种,已开采利用的矿种共22种。 初步核算,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65%,完成年度目标。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为良。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10个,面积54.4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0个,面积48平方公里。 全年全市新造林50.47万亩,森林覆盖率32%。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1个。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97.62千公顷。 全年共发生各类伤亡事故635起,比上年下降40.4%。各类伤亡事故死亡240人,下降7.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01人,下降2.2%。工矿商贸事故死亡34人,上升35.3%。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8人。 注:1、本公报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