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4 南阳市统计局

表3:          2000年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计量单位 2001年 比上年增减  (±%)

纱 万吨 11.2 19.5

布 万米 15722.0 15.2

丝 吨 589.7 -32.3

饮料酒 万吨 9.9 25.8

酒精 万吨 9.5 24.5

卷烟 万箱 38.8 -2.7

天然原油 万吨 186.0 0.5

成品钢材 万吨 3.6 -6.4

水泥 万吨 496.2 18.5

砖 万块 137895.0 8.3

硫酸(折100%) 万吨 1.2 -13.3

烧碱 万吨 3.4 16.8

机制纸 万吨 8.6 12.5

交流电动机 万千瓦 109.5 18.0

化肥(折纯) 万吨 15.8 15.8

化学农药 吨 1138.8 -9.6

塑料制品 万吨 2.4 10.5

发电量 万千瓦时 513224.7 7.0

经济效益有所改善。全年限额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3.35%,产销率为98.1%。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1.7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润总额9.30亿元,增长7.2%;亏损企业亏损额2.15亿元,比上年下降10.8%;亏损面9.6%,比上年下降2.1个百分点。但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效益还不理想,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较困难。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见表4:

表4:    2001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计量  单位 2001年 比上年增减 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 % 93.35 -1.71

总资产贡献率 % 8.79 0.36

成本费用利润率 % 3.50 -0.13

资本保值增值率 % 99.62 -4.55

资产负债率 % 68.48 2.12

流动资产周转率 次/年 1.26  -0.23(次)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25170 12.50

工业产品销售率 % 98.14 -0.54

建筑业增长加快。全市资质等级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安工作量22.90亿元,增长7.6%;施工单位工程个数1978个;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4433元/人,提高9.2%;实现利润4259万元,增长45.7%。工程质量稳步提高,按单位工程竣工个数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68.9%,比上年提高14.1个百分点;按房屋竣工面积计算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为54.1%,比上年提高8.8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72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21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2.3%,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基本建设投资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更新改造投资19.40亿元,增长47.4%;房地产开发投资3.89亿元,下降22.8%。从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2.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6%;第二产业投资37.07亿元,增长37.2%;第三产业投资52.99亿元,增长39.9%。从投资主体看,国有单位投资85.79亿元,增长30.6%;集体经济及城乡居民个人投资58.01亿元,增长11.7%。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基础设施投资完成38.54亿元,增长43.1%。其中,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全年投资25.77亿元,增长69.2%;农林牧渔水利业完成投资2.81亿元,增长21.5%。以城市道路、卫生、园林等为主的城市公用事业完成投资2.74亿元;电力供应业完成投资6.89亿元。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宁西铁路南阳段路基基本完成,铺轨工作开始进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顺利竣工;备受关注的府衙修复一期工程、滨河路拓宽改造、卧龙路拓宽改造、体育中心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第四橡胶坝竣工蓄水。

基本建设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 天然原油开采35.3万吨,粮食仓库储量1500万公斤,程控交换机容量1207万线,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能力22万千伏安;改建公路199公里。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16.07亿元,增长11.7%;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86.99亿元,增长12.1%。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6.23亿元,增长12.1%,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7.2%;餐饮业零售额16.94亿元,增长10.6%;制造业零售额40.07亿元,增长8.0%;其他行业零售额29.82亿元,增长10.4%。分规模看,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消费品零售额23.20亿元,比上年增长31.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消费品零售额10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3%,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各类集贸市场成交活跃。

大中型商业企业整体效益有所改善。全市254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7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盈亏相抵后累计实现利润6978万元,增长11.9倍。亏损企业67家,比上年减少37家;亏损面26.4%,比上年下降16.2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保持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130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9%。其中,出口总额(不含委托出口)8527万美元,增长25.0%;进口总额4505万美元,增长71.3%。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出口同步增长。全年一般贸易出口增长27.6%;加工贸易出口增长13.8%。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全年初级产品出口增长11.3%;工业制品出口增长25.8%。从出口市场看,全年对亚洲出口51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0%;对欧洲出口2158万美元,增长9.8%;对北美洲出口723万美元,增长33.0%;对拉丁美洲出口187万美元,下降18.0%;对大洋洲出口89万美元,下降30.0%;对非洲出口192万美元,下降4.0%。

招商引资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协议12项,比上年增加2项;协议利用外资13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9.3%;实际利用外资2406万美元,增长13.8%。其中,外商直接投资863万美元,下降2.4%;对外借款1543万美元,增长25.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营运性客运量6553万人,比上年增长7.2%,旅客周转量37.78亿人公里,增长6.8%;完成营运性货运量4631万吨,增长5.7%,货物周转量35.21亿吨公里,增长4.1%。

县乡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全市4592个行政村,通公路村达到4352个。全年新增油路800公里,新增通油路乡镇12个、通油路行政村322个。年末全市通油路的乡镇达到197个,13个县市区中有9个实现乡乡通油路。

邮电通信业增势强劲。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62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年末交换机总容量116万门,市内电话用户发展到97.7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45.6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3.97%。年末因特网注册拨号用户达到3.51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