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4 南阳市统计局

旅游业发展较快。2001年,全市大力推进旅游线路建设,促进旅游业规模扩张。备受关注的南阳府衙修复工作正式动工。全年接待旅游者130多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旅游总收入3.3亿元,增长60%。其中,接待海外入境游客4334人次,比上年增长15%;旅游外汇收入59.3万美元,增长1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增收增支。全年累计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1.3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完成年度预算的102.6%。其中,其中,增值税完成3.31亿元, 增长13.4%;营业税完成2.43亿元,增长4.4%;企业所得税完成2.47亿元,增长110.7%;个人所得税完成0.96亿元,增长24.8%;农业四税完成3.06亿元,增长3.6%。全年完成财政支出36.59亿元,比上年增长22.4%。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361.33亿元,当年新增52.9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为75.72亿元,当年新增10.60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57.03亿元,当年新增32.1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323.01亿元,当年新增20.1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267.23亿元,当年新增19.61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5.87亿元,当年新增1.74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125.22亿元,现金支出1139.02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13.81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3952万元,增长17.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5929万元,增长5.9%;人寿险保费收入38023万元,增长22.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21888万元,增长2.4%。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8384万元,下降38.1%;人寿险赔付金额13504万元,增长72.4%。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基础教育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规模扩大。2001年,南阳师范学院等3所普通高校共招生6804人,比上年增长19.0%;在校生15175人,增长43.2%。成人高校招生4878人,比上年增长30.1%;在校生10441人,增长22.4%。中等教育结构得到调整。普通中学招生数减少,当年招生23.11万人,比上年下降10.7%;中等专业教育持续发展,当年招生1.11万人,比上年增长13.4%。全市普通初中入学率94.23%,辍学率2.39%。小学在校生93.9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8%。全年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91.0万人次,扫除青壮年文盲2.36万人。

科学研究成果累累,科技推广应用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6%。全市共取得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12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项,应用技术成果5项。全年申请专利170件,专利授权128件。技术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810份,成交金额1.22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个, 文化馆16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2个,档案馆14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7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97.3%,电视人口覆盖率86.2%;有线电视用户12.85万户。全年出版报纸5178万份,各类杂志28万册。文化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

卫生防疫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67个,床位1.63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4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42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医生6428人,护师、护士3881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9个,卫生技术人员1498人。妇幼卫生机构10个,卫生技术人员519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全市农村乡(镇)共有卫生院213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52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达到97%。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1年,在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员获得全国冠军8个、省际冠军46个,分别比上年多3个和11个。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达316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环境保护系统共有职工1115人,各级环境监测站12个,环境监测人员383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18个,总投资31万元。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全市建成了烟尘控制区4个,面积达52平方公里;建成了环境噪声达标区5个,面积达35平方公里。

自然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自然保护区达到7个,比上年末增加2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比上年末增加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0千公顷,占辖区总面积的的比重由上年末的1.1%上升到7.5%。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全省首家获此殊荣的自然保护区。

十二、人口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2001年全市出生人口12.52万人,出生率为11.90‰;死亡人口6.38万人,死亡率为6.06‰;全年净增人口6.1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5.84‰。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5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04.62万人,占85.7%;非农业人口150.48万人,占14.3%。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2元,比上年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比增长2.7%;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67元,增长4.0%。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竣工住宅面积55.42万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890.56万平方米。但一些收入较低的城乡居民家庭生活仍比较困难,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60.7万人,有53.5万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有22.5万职工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有2.9万职工参加了大病医疗统筹。全市有5.4万人得到社会保障救济。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达0.8万张,收养0.7万人。全市有3.4万人享受国家抚恤或补助。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22处,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8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35.4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0.7万元,接受社会捐赠32.9万元。

注:

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 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