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3 郑州市统计局

全年固定资产新开工项目1650个,比上年增长47.2%。项目建成投产率66.9%。新增固定资产6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58.4%。全市180项重点工程共完成投资261.9亿元,其中郑州至开封快速通道、郑州机场高速公路至郑州西南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工程已建成通车;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扩建航站楼投入使用;中国电力投资公司燃气调峰电厂、郑州裕中发电有限公司电厂、郑州热力总公司东郊热电厂、107国道综合整治项目、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2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8%,其中住宅投资177.2亿元,增长41.2%;商品房屋施工面积2665.3万平方米,增长46.5%,其中住宅施工2066.5万平方米,增长45.5%。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176.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5.6%;商品房屋竣工面积486.6万平方米,增长15.2%;商品房屋销售面积800.8万平方米,增长30.5%;销售金额231.3亿元,增长42.9%。

全年经济适用房完成投资11.5亿元,比上年增长34.0%。经济适用房新开工面积63.0万平方米,增长46.4%;竣工面积66.4万平方米,增长125.8%;销售面积72.8万平方米,增长70.1%。全年4308套经济适用房实现了“阳光销售”;全市廉租住房家庭累计1985户,其中新增674户。保障范围和覆盖面稳步扩大。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76.8亿元,增长17.0%;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45.4亿元,增长14.9%。分行业看,批零贸易业零售额677.2亿元,增长16.0%;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30.2亿元,增长19.3%;其他行业零售额14.8亿元,增长7.4%。

全年批零贸易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5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批发总额1208.8亿元,增长18.8%;完成期货交易额31809.6亿元,增长47.0%。年末全市共有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网点16.2万个,其中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企业9384个;商品交易市场359个,其中综合市场198个,专业市场149个,其他市场12个。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6.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0.9%,通讯器材类增长11.3%,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7.5%,日用品类增长21.9%,家具类增长16.9%,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13.9%,服装类增长19.1%,化妆品类增长12.4%,金银珠宝类增长21.4%。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直接进出口总额2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进口6.8亿美元,增长25.8%;出口17.9亿美元,增长29.7%。市属及以下企业直接进出口总额1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0%。其中进口5.2亿美元,增长52.4%;出口12.1亿美元,增长56.1%。一般贸易出口10.7亿美元,加工贸易出口1.4亿美元。从出口市场看,出口美国1.6亿美元,增长55.1%;出口香港1.3亿美元,增长173.2%;出口韩国0.9亿美元,增长59.2%;出口俄罗斯0.6亿美元,增长131.4%;出口欧洲1.5亿美元,增长60.2%;出口非洲1.0亿美元,增长85.7%。

全年新批外资企业135个,比上年增长14.4%。合同利用外资额10.2亿美元,增长59.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1亿美元,增长83.0%。全年国外经济合作合同额0.7亿美元,增长12.0%;国外经济合作营业额1.3亿美元,增长87.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299.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0%。其中铁路185.2亿吨公里,下降1.5%;公路113.4亿吨公里,增长14.1%;航空0.5亿吨公里,增长42.3%。完成客运周转量216.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2%。其中铁路86.2亿人公里,增长7.7%;公路96.7亿人公里,增长16.9%;航空33.6亿人公里,增长24.9%。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7.9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6.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8亿元,增长13.6%;电信业务总量142.1亿元,增长37.9%。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485.1万户,增长37.9%;本年新增用户133.4万户,增长97.0%。固定电话用户年末达到232.5万户,增长1.9%。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431.4万门,增长5.6%。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68.5万户,增长30.7%。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45.5万辆,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31.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5.3万辆,其中个人轿车保有量10.7万辆。

全年来我市观光、旅游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境外人员2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其中港澳台同胞8.8万人次,增长10.9%;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800.0万美元,增长13.2%。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达231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23.5亿元,增长29.2%。年末国际国内旅行社238家,星级宾馆112个,获得经营许可证的旅游景区(点)52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比上年增长34.0%;一般预算收入176.0亿元,增长29.3%。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15.4亿元,比上年增长39.8%;一般预算支出187.7亿元,增长37.4%。其中教育经费支出24.3亿元,增长33.1%;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21.2亿元,增长107.7%;行政管理费支出21.1亿元,增长21.9%;基本建设支出21.7亿元,增长30.8%;医疗卫生支出7.3亿元,增长30.8%;农业支出3.6亿元,增长31.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6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48.7亿元,增长14.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4.7亿元,增长12.9%。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22.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4.7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贷款426.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7亿元,增长10.0%;基本建设贷款46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1.1亿元,增长20.9%;票据融资344.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86.8亿元,下降20.1%。

全年全市保费收入5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财产险收入21.7亿元,增长58.4%;人寿险收入25.8亿元,下降2.7%;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收入4.0亿元,增长2.6%。全年赔付额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财产险赔付额9.0亿元,增长34.1%;人寿险赔付额1.6亿元,下降15.2%;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额1.6亿元,增长4.7%。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全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509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02项,市级项目307项。全年共完成重大科技成果11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9项,应用技术成果96项,软科学成果14项。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3361件,授权量1526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025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20.8亿元,增长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