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心城区全年新铺设城市自来水管道109.3公里,新铺设城市排水管道142.1公里,新扩建城市道路长度77.5公里,面积221.4万平方米。年末实有公交汽(电)车2027辆,比上年增长16.9%;全年售电量103.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0%;日供水能力114.1万立方米/日;城市居民燃气气化率达87.0%。 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以人为本,全市各公园、广场免费开放,世纪游乐园建成开放。新增绿地242.3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167.5万平方米;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5.7平方米,增加0.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2%,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路灯改造、夜间照明工程完成年度任务,城市日益亮、绿、净、美,市容市貌变化显著。 十三、人口 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新成效。2002年全市人口出生率8.81‰,死亡率4.78‰,自然增长率4.03‰,低于国家控制标准。年末全市总人口68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2.7万人,非农业人口245.1万人,城镇人口384.2万人。市区人口275.2万人,建成区人口220.9万人。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2002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966元,比上年增长15.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94.7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5%;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479.9元,增长5.1%。市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2元,增长17.4%;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666元,增长2.1%。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5.1%,比上年的38.7%下降3.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高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由上年的6.3:1扩大到9.8: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52元,比上年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377元,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045元,增长11.2%。 城乡居民住房面积扩大。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2.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3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6.8平方米,增加0.2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得到社会保障救济人数达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4%,国家怃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万人,增长1.7%。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73.0万人,比上年增长1.7%;月平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8522人,增长53.3%;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20.7万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70.6万人,增长8.5%。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2.77万人全部足额发放了生活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职工最低工资、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 社会福利事业迅速发展。年末全市各类社会福利医院床位3953张;城镇建立起各种社区服务设施84处,比上年增长61.5%。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61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000万元。接受社会捐款物162万元,比上年增长67.2%。 注:1、本公报各项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