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证券市场稳步发育,上市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全市已有14家中介机构获得了省级认定的从事股份制业务的服务资格。证券交易营业部发展到4家;证券交易服务部发展到3家;全年交易额37.76亿元,累计开户股民34689户。全市已发展境内外上市公司5家,通过证券市场融资总额58亿元人民币,上市家数和融资额在全省排第7位,分别占全省的5.2%和8.0%。其中境外上市融资39亿元人民币,列全省第2位。 保险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市场主体稳步增加。2005年新增保险公司2家,保险代理公司1家。截止年末,共有12家全国性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其中包括5家寿险公司和7家产险公司。保险业务平稳增长。全年实现保费收入9.76亿元,增长5.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46亿元,增长26.1%;人身险保费收入7.30亿元,增长0.2%。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年共上缴营业税及个人所得税2095万元,支付各项赔款1.83亿元,增长25.8%,其中财险支付赔款1.5亿元,人身险支付赔款0.33亿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稳步推进。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3项,落实无偿资金710万元。登记科技成果178项,取得省科技进步奖9项,评选出市科技进步奖235项,市科技星火奖125项。全年专利申请量271件,专利授权量140件,分别比上年增长36.2%和20.0%。5项科技成果列入省推广计划,13项科技成果列入市推广计划。省级科研成果研究推广中心发展到7家,数量居全省各市首位。市级以上民办科研机构达到44家,各类民营科技企业达371家,其中市级以上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09家。 高新技术蓬勃发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6.78亿元,增长82.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1%,比年初提高1.3个百分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1家,其中国家级8家。引进高科技人才157人,引进高科技成果56项。 科技服务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上科技富民、科技创业工程项目136项,总投资8.3亿元,增加农业新品种36个、工业新产品20个。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引进科技成果231项、科技人才761人,解决技术难题198项。开展专利执法检查5次,对22种专利产品依法做出执法处理。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3个县列入全省科技特派员试点县。安排24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参加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技术攻关课题20项。举办星火培训班154期,培训星火科技人才5万人次,组织58人参加了省科技厅组织的管理干部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绩突出。名牌战略取得新进展。1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15个产品获得山东名牌,3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市共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区15个,30个产品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13项,采标标志5项。组织机构代码年检率连续五年列全省第1位,新增、变更率列全省前2位。1家企业取得国际计量认证“C”标志,2家企业完成省级计量保证体系确认。全市有38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5家企业取得3“C”认证,强制性产品认证申报率达到87%。行政执法工作得以加强。全年共监督检查企业1612家,产品2911个批次,企业产品合格率分别为87.3%和89.4%,合格率分别增长0.6和1.1个百分点;检测计量器具68834台(件),检验特种设备9563余台(套),检验棉花5.3万吨。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共查处各类案件655起。 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2MSDH宽带网改造成功,市到县电视会商系统建成,自动站观测设备进入正常单轨运行,大气成分观测投入业务试运行,《气象报文上行传输系统》软件在全省推广使用。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著。市气象局年内共发布各种预警信号26次,召开新闻发布会3次。为市领导提供决策服务情报117次。开展人影作业33次,其中防雹作业15次,增雨作业18次,共发射炮弹8000余发、火箭弹27枚,防雹增雨总效益9980万元,年内高炮年检合格率达100%。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协调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超常发展,人均高等教育资源进入全省前列。普通高等学校3所,招收本专科生11671人,在校生33963人,比上年增加8226人,增长32.0%。普通高中稳定发展。现有普通高中21所,招生24733人,在校生70132人,比上年增加5969人,增长9.3%,普通高中在校生万人比达到189人,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5年高考全市本科录取人数达到7282人,比上年增加1000多人。中等职业教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中等职业学校9所,招生8447人,在校生2278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24.5%。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高水平、高质量“普九”步伐加快。小学637所,招生42725人,在校生247569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97%,在校生巩固率99.39%;初中155所,招生47088人,在校生159193人,学龄人口入学率99.75%,在校生巩固率98.94%,毕业生升学率52.94%(不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也有较大发展。特殊教育学校8所,在校生578人,残疾儿童入学率90%以上。幼儿园524所,在园幼儿68180人,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6%,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40993人,其中专任教师33850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29%、98.02%和91.94%。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繁荣发展。至年末,全市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8个,图书总藏量达85.6万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文物处、文管所8个,文物总藏量5847件。拥有综合档案馆8个,向社会开放档案27707卷。全年共出版各类报纸591.0万份、刊物2.2万册。全市共有电视台3座,广播电台8座。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100.0%和91.6%。有线电视通村4042个,通户566526户,发展数字电视用户1190户。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卫生机构142个,各级卫生机构实有床位7820张,卫生技术人员10383人,其中执业医师3483人,执业助理医师1023人,注册护士3337人,药剂、检验人员1395人。乡镇卫生院77个,村卫生室4039个,乡村医生3628人。全市卫生机构总资产21.0亿元,万元以上设备3472台(件)。房屋建筑面积109.6万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面积56.0万平方米。各级医疗机构完成诊疗人数348万人次,收治住院20万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国黄河三角洲滨州市第三届体育节取得圆满成功。期间成功承办了2005年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全国门球冠军赛,全省田径、象棋、游泳、围棋、健美操等国际国内大赛,同时举办了全市首届老年人体育大会。中央电视台、中国体育报、山东电视台等20多家国内省内重要新闻媒体对各项赛事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报道。竞技体育实现新跨越。全年滨州市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得3枚金牌、1枚铜牌,在全国比赛中获得8枚金牌、9枚银牌、8枚铜牌,在全省比赛中获得39枚金牌、31枚银牌、45枚铜牌。向上级运动队输送了8名优秀运动员。大力实施第九批健身工程建设,全市安装健身路径110余条,健身器材800余件。体育总会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承办了4项全省比赛,各单项协会和行业体协组织举办各类活动300多项次,参与人数达数万人次。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全年电脑体彩销售额达42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近6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