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13 滨州市统计局

十三、人口、社会保障与就业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18‰,死亡率6.58‰,自然增长率3.60‰。年末公安户籍总人口366.15万人,增加1.36万人。

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实现突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7万人,比上年净增3.5万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2亿余元,比上年增收2773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达到2.7万人,发放养老金2.03亿元,全部做到了按时足额和社会化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为85%。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97亿元,为1.34万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89亿元。农村养老保险新参保农民1.16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129万元,基金累计结余9600万元。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82万人。全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03亿元,支出7300万元,所有统筹单位基本实现了基金收支平衡。

失业保险的作用明显增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达到8245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到13.8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891万元,增长35%;支出1450万元。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4.33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5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25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26.72万人,增长15.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0248元,增长8.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工作成绩显著。社会救助制度不断规范和完善,城乡低保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全市农村1.35万名低保对象和5912个特困户全部实现了应保尽保和社会救助;城市低保人口由2002年底的1.94万人扩增至3.07万人,全年共发放保障金1546.1万元,城市低保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年共筹集救灾款1259万元,救济困难群众近11万户、27.3万人;筹集投入灾后重建资金1113.6万元,已帮助受灾群众修建房屋4.41万间;共向困难群众2.8万户、8.3万人借粮3720吨,并向3.4万户发放了借粮证;接受捐赠现金190万元、衣被7.3万件,全部用于受灾群众。年末全市有敬老院91家,其中乡镇办79家,村办12家,床位3881个,共收养孤寡老人3250人。社会福利企业67家,在厂职工2283人,安置残疾人就业1110人。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7900万元,增长13%,增长幅度列全省第五位,共筹集社会福利资金948万元。

注:1.本公报使用数据为初步统计核算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