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三、工业 工业生产效益同步提高。2004年,全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振兴工业经济,加大投入,膨胀规模,加快改造,优化结构,深化改革,搞活机制,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加快。截止2004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2911个,比上年增加941个;实现增加值501.3亿元,同比增长31.7%,增幅比上年高4.7个百分点。重工业生产明显快于轻工业。受投资大幅增长的拉动,重工业增加值增长43.6%,比轻工业快19.2个百分点。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竞相增长。国有工业实现增加值33.3亿元,增长35.0%;股份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71.2亿元,增长39.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实现增加值101.9亿元,增长21.0%。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97.87%,比上年同期提高0.2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量较快增长,统计范围内的181种主要产品中,同比增长的有125种,占69.1%。 工业投入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全市工业投资完成583亿元,其中过1000万元的项目1933个,完成投资额533.9亿元;工业基本建设项目1113个,完成投资293.9亿元;更新改造项目820个,完成投资额240亿元。全市过5000万元工业项目459个,完成投资310.1亿元;过亿元工业项目189个,完成投资213.8亿元。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806.2亿元,增长49.4%;实现利润101.4亿元,增长54.9%,实现利税169.8亿元,增长44.9%;实交税金77.6亿元,增长26.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0.96%,提高18.3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3.94%,提高1.2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6.99%,提高11.8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64次,加快0.2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97%,提高0.2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91%,下降1.44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71524.5元/人,增长31.54%。规模以上工业亏损面1.89%,下降1.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54亿元,下降38.1%。产成品存货111.6亿元,增长39.8%,应收帐款净额128.4亿元,增长13.9%,两项资金占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35.1%。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2004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5.1亿元,比上年增长59.6%。其中规模以上投资完成782.2亿元,增长60.4%,规模以下投资完成42.9亿元,增长45.9%;总投资过1000万元的项目2405个,增长25.8%;规模以上投资施工项目5488个,增长13.8%。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市28项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3.6%。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市共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住宅投资33.5亿元,增长29.1%。全年商品房销售额13.5亿元。 建筑业较快发展。全市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产值149.5亿元,增长11.7%;全员劳动生产率71826元/人,增7.7%。实行投标承包工程面积1384.9万平方米,增长4.8%,占施工工程面积的80.1%。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2004年,全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18.3亿元,其中公路投资17.5亿元。到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673.7公里(不含村道7370.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4.5公里,一级路700.1公里,二级路1963.5公里,三级路1893.6公里,四级路2902.7公里,公路密度达48.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营业性机动车辆达到6.5万部,其中客车6183部(含出租车3301部),货车26719部。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4887万人,增长19.1%,旅客周转量34.0亿人公里,增长16.5%;货运量6866万吨,增长12.0%,货物周转量39.9亿吨公里,增长15.2%。水上货运量157万吨,增长174.9%,货物周转量30.8亿吨公里,增长409.9%。潍坊港完成吞吐量298万吨,增长5.7%;航空客运量34765人,增长210.9%。 邮政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75亿元,信函4011.1万件,包裹32.8万件,国内特快专递89万件,国际特快专递3.6万件,报纸8905万份,杂志557.7万份。邮政储蓄余额97.8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电信业保持较快发展。全部电信企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34.2亿元,比上年增长27.1%。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217.9万户,比上年增长36.5%,固定电话用户发展到235.4万户,增长17.7%。 六、国内贸易 国内消费市场稳中有升。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5.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按销售地区分,城市零售额实现231.9亿元,增长17.3%,县零售额实现17.1亿元,增长18.8%,县以下零售额实现156.2亿元,增长14.0%。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42.7亿元,增长16.6%;餐饮业零售额41.3亿元,增长22.2%。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进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据海关统计,2004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进口9.2亿美元,增长48.6%,出口21.3亿美元,增长29.8%;三资企业出口9.2亿美元,增长25.9%。按出口国别分,对日、美、欧、韩四大市场出口14.6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8.5%,同比增长30.8%。 实际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全年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378项,合同外资额14.6亿美元,增长90.2%;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增长101.9%。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2.84亿美元,外派劳务5056人次,增长99%。 对外交往和旅游业进一步发展。2004年,全市共接待境外游客3.1万人次,创汇收入903.1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771.4万人次,旅游收入42.1亿元,分别增长30%和30.9%,旅游总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31%。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04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07.8亿元,增长26.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6亿元,增长34.6%,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六位。地方收入中,增值税完成8.3亿元,增长20.8%,营业税完成8.9亿元,增长24.9%,企业所得税完成4亿元,增长31.5%。个人所得税1.6亿元,增长16.1%。财政总支出完成73.6亿元,增长24.2%。其中,地方财政支出完成68.8亿元,增长24.1%;财政总支出中,企业挖潜改造资金4.5亿元,增长42.4%,科技三项费用完成1.3亿元,增长44.6%;教育事业费用完成19.4亿元,增长14.2%;行政管理费支出完成9.8亿元,增长20.2%;社会保障补助支出2.1亿元,增长41.5%。财政收支相抵,当年净节余118万元,累计净节余4166万元,市本级及15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全市已连续18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存、贷款总量大幅增加,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明显提高,较好的支持了全市经济的发展。200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76.4亿元,比年初增加154.5亿元,同比增长16.8%,同比多增38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增量居全省第3位。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708.2亿元,同比增长14.0%,比年初增加87.2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773.5亿元,较年初增加118.7亿元,增长17.1%,同比多增31.5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量居全省第3位。货币持续回笼,全年现金收支相抵,净回笼37.1亿元,同比多回笼7.5亿元。银行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大幅增加,实现盈利本外币合计4.5亿元,同比增盈6.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