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0-01-12 潍坊市统计局

十三、居民生活与人口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据抽样调查,200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17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0.3%。人均消费性支出6123元,增长8.6%;年末百户城区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24台,电冰箱(柜)118台,洗衣机94台,空调器41台,移动电话97部,家用电脑29台,家用汽车2辆。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921元,增长7.6%;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31元,增长2.4%。

劳动就业局势持续稳定,工资水平有所提高。2003年,在全市35处街道、129个重点乡镇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共为2.18万名符合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举办招聘洽谈会341场次,2003年,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8.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全市2024名在中心下岗职工全部出中心,顺利实现下岗与失业并轨。2003年,举办职业培训13万人,技校招生达到11000多人,各项职业技术培训指标均列全省首位。年末在岗职工人数58.2万人,减少1.9%;全年工资总额62.8亿元,增长6.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780元,增长9.5%。

社会福利、城乡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城镇低保人数达到3.93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救灾捐赠工作成效显著,捐助网络不断完善,募集各类款物总价值2100多万元;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各类服务网点发展到2300多个。发行社会福利彩票2.4亿元,筹集福利基金2800万元。筹资8200多万元,圆满完成了第二批“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65个项目的建设,全市为老服务设施达到100多处;193处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 7200多人;各类民办福利机构已发展到45家,床位增加到2100多张。

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基本建立起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机制。据统计,全市出生人口68596人,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2.51‰,性别比106。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市年末总人口847.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5.4万人。

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GDP)、增加值等价值指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数字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字,正式数字以《2004年潍坊统计年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