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大中型工业企业骨干作用继续加强。全市291户大中型工业企业共实现利税62.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9%,增幅与上年基本持平;实现利润36.35亿元,占57.9%。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幅度地提高。2001年,我市继续贯彻实施扩大投资、启动内需的政策措施,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增幅加快。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3.64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城镇投资188.04亿元,增长47%;农村投资95.6亿元,增长4.7%。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85.52亿元,增长23.7%;更新改造投资27.83亿元,增长38.5%。 重点骨干建设项目继续得到重视和加强。全市1000万元以上大项目投资达123.43亿元,占43.5%。 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2001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56亿元,增长52.2%,其中商品房建设投资24.43亿元,增长102.7%,占整个房地产开发投资的92%。房地产本年施工面积达353.29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284.68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本年竣工面积122.4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05.39万平方米。全市房屋销售面积59.83万平方米,其中个人购买55.19万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54.04万平方米,其中销售个人51.84万平方米。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建筑业共完成增加值37.8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市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680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2.7亿元,增长20%;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44万平方米,增长16.5%;完成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95万平方米,增长6.1%。建筑质量意识提高,招标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明显提高,全市工程优良品率达36.3%。 五、运输邮电业 交通设施水平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增强。2001年,我市公路建设重点工程有烟栖高速公路、烟潍高速公路、疏港路零点立交、黄务立交等8项,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5839公里,比上年净增9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0.3公里。全年完成旅客发送量6841.2万人,增长7.6%。其中,公路发送量6334万人,增长6%;水运发送量220.9万人,增长84.7%;铁路发送量252.6万人,增长10.7%。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发送量8176.4万吨,增长8.1%。其中,公路运输量完成6980万吨,增长5.3%;水运货物运输量完成632.9万吨,增长34.5%;铁路运输量完成562.8万吨,增长20.6%。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997.4万吨,增长9.3%。其中烟台港完成1923.4万吨,增长22.8%。航空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拥有航线30条,平均每周有107个航班。旅客吞吐量66.78万人,增长0.9%;旅客发送量33.7万人,增长0.6%。 邮电通信业高速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29.2亿元,增长40.2%。年末全市电话机装机容量201.81万门,增长0.2%;全市拥有电话154.61万部,增长17.5%;电话普及率达到70.7部/百户。移动通讯增长迅速,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98.33万户,增长86.3%。国际互联网用户13.21万户,增长30.1%。 六、国内贸易业 国内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2001年,国家继续采取扩大内需政策,提高居民收入,刺激消费增长。商业企业充分利用假日经济做好开拓消费市场的文章,努力促进市场销售。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3亿元,增长10.5%。城乡市场同步发展,城市零售额和农村零售额分别为183.9亿元和99.1亿元,增幅均为10.5%。 各种所有制商业企业零售额全面增长,个体私营经济份额加大。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零售额47.3亿元,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为16.7%;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达148.8亿元,所占比重为52.6%;其他经济零售额为87亿元,所占比重为30.7%。个体、私营经济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速度加快,份额上升。 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增长较快。全市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7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餐饮业零售额26.7亿元,增长15.8%;农业生产者零售额27.8亿元,增长2.2%。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经济效益有所改善。2001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31.9亿元,比上年增长3.7%;毛利率为7.98%,上升0.7个百分点;三项费用支出总额8.89亿元,比上年增加0.34亿元,总费用率比上年上升0.02个百分点。 生产资料市场平稳发展。2001年,随着国家启动需求政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生产资料市场也出现了积极变化。钢材、石油等部分生产资料销售回升,建材物资需求有所增加,销售量扩大,销售较为活跃,全市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生产资料类销售额达到88.71亿元。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进出口总额实现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34.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进口12.59亿美元,增长7.3%;出口21.57亿美元,增长9.7%。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完成11.62亿美元,增长12.6%;加工贸易完成9.93亿美元,增长6.5%;其他贸易完成176万美元,增长91.3%。按出口地域分,对亚洲市场出口14.27亿美元,增长13.3%,其中对日本出口8.2亿美元,增长21.7%;对韩国出口3.2亿美元,增长8.9%;对香港出口7252万美元,增长4.8%。对北美洲市场出口4.3亿美元,下降1.4%,其中对美国出口3.89亿美元,下降2.2%。对欧洲市场出口2.2亿美元,增长6.2%。按出口商品结构分,初级产品出口7.62亿美元,增长17.3%,工业制成品出口13.95亿美元,增长6%,其中机电产品出口3.82亿美元,下降34.1%。 利用外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1年,全市新批合同468项,增长26.1%;合同外资额11.95亿美元,增长69.9%;实际利用外资额6.91亿美元,增长55.2%。从项目构成情况看,大项目和增资项目增多。在新批的468个利用外资项目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6个,合同外资额6.26亿美元,增长86%,占总额的52.4%。利用外资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定增长。2001年度,全市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14亿美元,增长11.4%;完成营业额8321万美元,增长15.3%;外派劳务人员4118人次,增长20.9%;期末在外人数5940人,增长22%。 旅游业呈现新活力。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33.78万人次,增长24%;旅游总收入67.76亿元,增长17.6%。其中海外游客11.24万人次,增长28.2%,创汇7876.05万美元,增长29.2%;国内游客922.54万人次,增长23.5%,国内旅游收入61.22亿元,增长16.5%。年末全市共有旅游涉外饭店96家,客房数9000多间、床位1.5万多张。星级饭店44座,其中四星级1座、三星级20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