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2 淄博市统计局

商品交易市场持续稳步发展,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均实现增长。年末全市共注册登记商品交易市场502处,其中消费品市场458处,生产资料市场44处。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43.59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233.15亿元,增长0.82%,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210.44亿元,增长4.25%;城市交易额388.72亿元,农村54.87亿元;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有29处,其中过30亿元的市场有4处。

2002年是我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第一年,全市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优势,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整体功能日趋完善,环境不断优化,综合接待能力不断增强。到年末共有旅游涉外星级饭店18家,旅行社46家,全市已开放旅游区(点)58处,其中重点旅游区(点)34处;全市国家A级旅游区(点)已达7家,有3A级景区(点)2家,2A级景区(点)5家。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6.29万人,比上年增长14.8%;入境游客2.68万人,比上年增长27.6%。实现旅游总收入34.06亿元,增长20.78%。假日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全市各旅游景区围绕黄金周积极举办各种特色旅游项目,全市三个黄金周旅游连续出现火爆场面,累计接待游客189.16万人,实现旅游收入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22.6%和26.6%。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税收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各项税收7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71%。其中国税50.85亿元,增长11.06%,地税23.56亿元,增长10%。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3.15亿元,按同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8.76%;地方财政支出3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07%。

全市金融机构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金融方针政策,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贷款投放力度,调整信贷投向结构,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各项存贷款大幅增加,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74亿元,比年初增加124.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势强劲,短期化趋势明显。截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414.1亿元,比年初增加49.5亿元;活期储蓄增长高出定期储蓄增幅21.4个百分点。企业存款增加较多,年末企业存款余额181.7亿元,比年初增加49.2亿元,同比多增35.4亿元,企业存款的较快增长从宏观上反应了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和盈利能力的提高。贷款持续增长。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496.7亿元,比年初增加101亿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达17.71亿元,比上年增长43.3%;支付各类赔款2.86亿元,比上年下降13.3%;赔付率达到16.15%。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2002年,全市以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基础设施日趋改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年内重点抓好了一个规划和十项工程。淄博新区的规划方案已编制完成,并经过了多次的修改、论证。滨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使我市除沂源县以外的其他五区二县都实现了高速贯通;中心城区张店区的火城站广场改造工程、柳泉路改造工程、魏北路改造等工程也都竣工并投入运营;另外天然气进淄工程、新区基础设施起步工程、垃圾处理厂工程也都进展顺利。

市政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32.51公里,面积74.9万平方米,铺设排水管线29公里,铺装人行道14.41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600余盏,新建桥梁2座。全年共改造城市背街小巷14条,道路总长度3869米,完成投资344.54万元。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绿地率达到了30%,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年内对工业污染源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有86家水污染企业完成了治理再提高任务;652条工业炉窑完成了清洁燃烧技术改造;8家电厂16台燃煤锅炉完成静电除尘器改造;3家电厂6台大吨位燃煤锅炉完成脱硫技术改造。启动了张店城区近郊水泥企业的搬迁改造工作,年内有17条立窑9座粉磨站实施搬迁改造。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了功能区划标准,空气质量日报中二级及优于二级的为306天,三级以上的为59天;地面水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4%;固体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噪声达标面积112.6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面积235.9平方公里。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喜结硕果。2002年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准我市为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我市成为全国六家基地中唯一的一家综合性的国家新材料基地。年内我市还成功举办了中国(淄博)国际新材料技术论坛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此次洽谈会共签订合同、协议及院士、专家解决的技术难题248项,签订出口贸易合同5项,合同出口额2168万美元。全年上报省科技发展计划2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9项、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技发展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共批准国家火炬计划14项,省级火炬计划13项。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42项,其中工业方面83项,医疗卫生34项,农业22项,软科学3项,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17项,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11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5项。专利申请达到855件。全年新批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已达152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8家。

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学生30870人,比上年增加5571人,专任教师1952人,比上年增加948人。专任教师与在校学生比由1:17下降到1:16。年末全市共有普通中等专业学校9所,在校学生2.04万人;普通高中52所,在校学生6.89万人;职业中学19所,在校学生2.01万人;基础教育稳步发展。因学校布局规划调整,全市初中调整到192所,在校学生23.82万人,升入普通高中升学率为48.22%,比上年上升了1.21个百分点;小学731所,在校学生23.7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5%,比上年增加了0.24个百分点,全市幼儿园共有1024所,在园儿童达11.68万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文化机构153处,其中文化馆8个,博物馆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3处,公共图书馆9个,艺术表演团体3个;全市馆藏图书142.5万册,文物藏品25818件。

广播电视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宣传了我市发展民营经济、政府提速、科技周、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活动。广播电视作品喜结硕果,获奖数量多,档次高,淄博电视台选送的两件作品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文化传播》获中国播音与电视主持作品三等奖。广播电视事业及相关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发展、改造有线电视用户4.9万户,同比增长17%;“中华宽带网”累计发展用户40000户,其中全年新增个人用户13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