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2 济南市统计局

工业产能继续扩大。产品结构和技术含量继续优化。重点监测的142种工业产品中,有99种产品增长,占69.7%,其中34种产品增幅在30%以上,占23.9%。主要钢材产品中,中板、中厚板的品种板比例达到了80%以上。重汽集团“HOWO”载货汽车、浪潮计算机、数控机床、生物医药、太阳能产品、小家电等一批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增势良好。出口产品结构由过去依赖少数高耗能产品和传统轻纺产品,逐渐向低耗能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多元化转变,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明显增长,对工业效益的提升贡献增强。

 

骨干行业支撑作用明显。全市415家过亿元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04.64亿元,增长28.76%,占规模以上比重83.7%;实现利税278.49亿元,增长30.57%;其中利润148.02亿元,增长35.87%。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石化化纤、机械装备、食品药品六大优势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39.6亿元,增长24.4%,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4.4%。

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八家省级开发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7家,同比增加3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0.1%,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167.8亿元,同比增长30.9%,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去年的15.8%提高到18%,比重增加2.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61.4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8.5%,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3.3亿元,同比增长26.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16.4%,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

建筑业增势稳定。2007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63.64亿元,增长10.6%。新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681家,完成总产值586.94亿元,增长16.0%;实现利税31.0亿元,增长14.8%;房屋施工面积3805.4万平方米,增长9.3%,房屋竣工面积1590.1万平方米,增长32.5%,其中住宅902.9万平方米,增长62.7%。

四、现代服务业

全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注8)。2007年,实现增加值543.5亿元,增长18.0%,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为43.8%,提高0.6个百分点。

金融保险业发展稳健。金融业增加值1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04.2亿元,比年初增长12.5%,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062.4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762.5亿元,增长12.5%,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3678.3亿元,增长11.9%。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5998.4亿元,比上年增长7.2%;现金支出5893.2亿元,增长7.4%。全年货币净回笼105.2亿元,下降3.1%。保险业快速增长。全年各类保险承保额8851.0亿元,下降13.4%;保险业务收入64.0亿元,增长19.7%;保险业务支出32.0亿元,增长37.7%。

房地产业增势基本稳定。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95.4亿元,增长15.6%。房地产开发投资193.2亿元,增长20.7%,其中完成住宅开发投资162.5亿元,增长29.0%。全市商品房销售额120.6亿元,增长20.2%。

旅游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共接待游客2005.9万人次,增长16.5%。其中国内游客1989.8万人次,增长16.5%;接待入境游客16.1万人次,增长18.2%。旅游业务总收入177.9亿元,增长21.7%。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72.5亿元,增长21.4%;旅游外汇收入7075万美元,增长33.1%。

现代物流业、软件业、会展业平稳增长。全年物流相关产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62043家,实现营业收入1042.4亿元,增长16.5%。软件业完成销售收入162.0亿元,增长28.9%。共举行会展120场,增加25场,直接营业收入1.05亿元,增长20.7%。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942.8亿元,增长18.0%;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0.4亿元,增长14.1%。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79.2亿元,增长16.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73.5亿元,增长23.7%。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939.2亿元,增长19.2%。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42个,成交额272.8亿元。限额以上(注9)连锁商店商品销售总额780.1亿元,增长6.9%。2007年,在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统计的18类生活消费品中,零售额同比上升的有14类,占统计商品的78%。

对外贸易增势良好。2007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2.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1.7%。其中:出口额34.35亿美元,增长40.8%;进口额27.83亿美元,增长42.7%。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18.55亿美元,增长62.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03亿美元,增长18.5%。

利用外资总量增加。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9个,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37亿美元,增长57.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61亿美元,增长39.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规模扩大。全年共签订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 19.53亿美元,增长136.8%;完成营业额8.47亿美元,增长80.0%。

六、交通、通讯

交通运输业较快增长。2007年,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0273.1公里(含村级公路),其中高级次高级公路9717.3公里。济莱、济菏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境内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10公里,增长59.8%。年末民用机动车拥有99.6万辆,增长1.2%,其中民用汽车46.1万辆,增长14.7%。全年客运量15147.5万人,增长4.0%;货运量17181.8万吨,增长6.1%。

 

邮政、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收入52.6亿元,增长6.7%。邮政局所227处,增加4处。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24.5万门(含接入网设备),下降11.5%;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243.2万户,下降0.29%,其中市话(含小灵通)194.9万户,增长0.5%;农话48.3万户,下降3.2%;移动电话用户407.8万户,增长17.9%。互联网用户82.6万户,其中宽带用户81.2万户,增长45.0%。

七、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1.7亿元,增长23.2%。其中:用于第一产业43.35亿元,增长36.1%;用于第二产业395.1亿元,增长10.4%,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386.7亿元,增长10.7%;用于第三产业713.3亿元,增长30.8%,在第三产业投资中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470.8亿元,增长32.4%。

投资结构出现积极变化。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共完成95.8亿元,增长34.5%,占全部投资比重的8.3%。城市建设投资增势明显。共完成投资357.3亿元,增长54.6%。社会事业投入增加。共完成投资127.3亿元,增长8.4%。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3.4亿元,增长39.6%,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0亿元,增长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