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科技人才队伍稳定。共有住鲁两院院士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0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7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9人。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选拔山东省首席技师100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3.2万人。 信息产业较快发展。规模以上电子信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企业2062家,比上年增加248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803.1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利润、利税215.3亿元和335.5亿元,分别增长31.4%和29.5%。软件业平稳增长,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9.7亿元,增长24.1%,利润、利税分别增长21.6%和23.3%;软件外包服务、软件业务出口分别增长33.1%和3.3%。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出口213亿美元,增长40%,占全省机电产品出口的54.6%。11家企业入围全国软件百强。互联网网站15.0万个,增长1.1倍;上网人数1983万人,增长57.9%。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5家,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分别有3家和82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济南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各项建设进展顺利,与中国科学院共建的“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和“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正式投入使用。 质量兴省战略深入实施。全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70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9个,比上年增加7个;山东名牌产品1479个,增加109个;山东省服务名牌203个,增加43个;山东省质量管理奖56个,增加9个。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23个,增加4个;省级质检中心50个,增加10个。全国驰名商标95个,增加14个。新制定省地方标准414项,其中节能标准30项;新增采用国际标准492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取得新进展。启动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创建活动,12个县被命名为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形成了省市县药品不良反应三级监测网络,检查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1.4万个。 气象地震领域技术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得到加强。新增建岸基自动气象站7个、船舶自动气象站2个、海上浮标自动气象站3个。建设市级应急移动气象台12个,建设能见度自动观测系统14套,建设GPS/MET站15个。有效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累计影响面积26.6万平方公里。地震台网的观测效能进一步提高,强震台网投入运行,测震台网实时信号接入台站达到79个。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及考试评价制度改革顺利进行。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增强,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加快,建立了6个省级职教集团。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首次超过50万人,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表6 2008年各类教育基本情况 学校数(所) 招生数(万人) 在校学生数(万人)
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全省拥有卫生机构7.5万所,其中,医院1324所,卫生院1760所,诊所1.0万所,村卫生室5.8万所,卫生防疫机构178所,妇幼保健机构150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9.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5.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5.1万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873家,服务人口覆盖率86.8%。1127所乡镇卫生院房屋建设和设备配置项目全部建成。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十一届全运会准备工作顺利推进,其中省建场馆单体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北京奥运会上,我省55名运动员和18名教练员入选中国体育代表队,人数比上届增加26名,参赛项目增加15个。获得5枚金牌、3枚银牌和3枚铜牌,2人6次刷新4项世界纪录,1人1次创1项奥运会纪录,创我省参加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全民健身活动继续蓬勃开展。 十一、城乡建设 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战略顺利实施,城镇化率达到47.6%,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乡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建设规划修编基本完成,中心镇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55%以上。 保障性安居工程大力实施。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880万平方米,竣工410万平方米,交付住房5.1万套,新增廉租住房保障3.2万户。在所有县(市、区)全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的基础上,17个设区城市及75个县(市)将保障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建国家康居示范工程4个,开展住宅性能认定项目6个。 城市载体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76亿元,比上年增长7.9%。济南奥体中心、二环东路高架工程和小清河治理工程,青岛跨海大桥工程和海底隧道工程,潍坊白浪河综合整治工程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进展顺利。新建成污水处理厂39座,新增日污水处理能力120.8万吨,城市和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2%,城市污水处理实现“一县一厂”。新增无害化垃圾日处理能力2000吨,无害化处理率63%。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显著。城中村、旧住宅小区、棚户区、小街小巷整治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村镇建设完成投资651亿元,对4000个村庄进行了整治,住宅、生产建筑、公共建筑共竣工8222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率60.5%。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工业节能降耗力度加大。全省淘汰钢铁产能52.8万吨,水泥熟料1458万吨,平板玻璃1.6万重量箱,焦化111万吨,电石4.5万吨,造纸33.7万吨,酒精6万吨,关停小火电装机容量140万千瓦。十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1.7%,比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重点考核的千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主要产品生产实现节能384.5万吨标准煤;千户重点企业填报的49项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中,下降的占93.8%。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力度不断加大,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5.4万千瓦,增长42.6%。 建设领域节能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与“禁实”,生产新型墙材305亿标块,占墙材生产总量的79%。建成节能建筑4600万平方米,占竣工新建民用建筑的93.6%;通过墙改建筑节能,实现利废3500万吨。城市节水取得新进展,全年城市节水4亿立方米,共有国家节水城市9个,新增省级节水城市7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