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取得新成绩。加强闲置土地清查确认,处置闲置土地3.2万亩,处置率为98%。整理、复垦和开发土地面积112万亩,其中,新增耕地面积26.5万亩,实现了占补平衡。设立了19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治污减排取得积极进展。新建水污染物减排项目374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448个。新建成5万千瓦及以上脱硫机组16台,脱硫装机容量592万千瓦,新增削减能力15.8万吨。全省削减化学需氧量4.12万吨,削减二氧化硫13.03万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上年下降5.73%和7.15%。全省104个河流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19.4%,氨氮平均浓度下降34.0%。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6605起、死亡人数5606人,分别比上年下降24.3%和10.9%。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18人,下降25%。其中,煤矿百万吨死亡0.09人,下降35.7%;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死亡0.92人,下降6.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3.21人,下降16.4%。 十三、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平稳增长。根据人口变动和劳动力抽样调查推算,全省出生人口105.7万人,出生率11.25‰;死亡人口57.9万人,死亡率6.16‰;自然增长率5.09‰。年末常住人口9417.2万人。其中,0-14岁人口1469.1万人,占总人口的15.6%;15-64岁人口6978.1万人,占74.1%;65岁及以上人口970.0万人,占10.3%。 城镇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407元,比上年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05元,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07元,增长13.9%。其中食品支出3699元,增长16.3%。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6%。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1.4平方米,增加1.6平方米。 表7 城镇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表8 农村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消费品名称 单位 数量
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挂钩联动机制,保障人数61万人,月保障标准为170元至340元,人均月补助138元,比上年提高33元。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9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保障人数187万人,年保障标准为900元至1800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现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1752个,总床位数达到22万张,集中供养率73.5%。 社会救助事业稳步发展。应急救助规模扩大,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65亿元,救助和资助居民111万人,分别增长17.9%和32.1%。各级安排善款1.66亿元,继续实施朝阳助学、夕阳扶老、情暖万家、康复助医、爱心助残五大工程。已建救助管理站30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3处。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2031个,收养21.3万人。社会福利企业1529个,安置残疾人员4.0万人。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或核算数字。 2.全省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