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航空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省拥有通往88个城市的航线106条,其中国际航线4条,港澳航线4条。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5.5万吨,比上年增长12.8%;客运量达到336.3万人,增长5.3%。山东航空公司拥有B737、SAAB等13架飞机,每周有170多个航班。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6.6%;业务总收入完成86.3亿元,增长29.1%。年末全省长途电路6.6万路,比上年净增1.3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29.2万路端,比上年净增5.6万路端。全省农话程控率达到97.1%。公用交换机容量达到634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6.9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52部/百人。移动通讯增长迅速,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71.7万户,其中当年新增39.6万户。

六、国内贸易

1997年,城乡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格局,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1.8%。城镇市场增幅高于农村,全省县及县以上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县以下农村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49.8亿元,增长6.1%。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分别增长14.7%和5.4%。国有经济零售额增势平稳,非国有经济零售额继续快速增长,全省国有经济零售额达43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4.8%下降为22.6%。非国有经济零售额达1476.1亿元,增长16%,所占比重由上年的75.2%上升为77.4%。其中,个体经济零售额达649.6亿元,增长16.3%,所占比重为34.1%。各行业零售额全面增长,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达12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7%;餐饮业零售额166.8亿元,增长12%;制造业零售额236.5亿元,增长9.9%;其他行业零售额293.5亿元,增长20.2%,其中,农民对城镇居民零售额增长31.3%。吃、穿、用商品的零售额均呈增长势头,全省吃、穿、用商品零售额分别达781.1亿元、318.3亿元和80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7.9%和22.7%。

国有大中型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好转。据全省50家重点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统计,全年共完成商品销售收入净额7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商品销售费用率为5.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商品销售利润率为6.7%,比上年减少1.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7%;存货周转次数增加0.8次;人均销售收入增长13%。

生产资料市场商品供给充裕,市场需求平缓。全省物资流通企业生产资料购进总额达195.4亿元,比上年下降12.2%;销售总额达210.1亿元,下降11.7%。农资市场平稳,供求缓和,化肥销售价降量增。全省供销社系统实现农业生产资料销售额124.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化肥销售1224万标准吨,增长15.1%。农机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全省农机系统实现系统外销售63.9亿元,比上年增长0.3%。主要农机商品中,拖拉机销售18.7万台,增长4.4%;联合收割机销售7444台,增长1.2倍;农用运输车销售3.3万辆,增长28.2%。

集贸市场发展较快,商品成交日趋活跃。1997年底,全省城乡集贸市场已发展到8970个,比上年增加207个。其中城市1613个,增加313个;农村7357个,减少106个。消费品市场8497个,生产资料市场达473个,分别比上年增加163个和44个。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由上年的242个增加到293个。全省商品交易市场保持了淡季不淡、旺季交易更加活跃的好势头。全年集贸市场商品交易成交额达2363.1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城市1547.7亿元,增长18.7%;农村815.3亿元,增长23.6%。

七、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

1997年,全省对外经济贸易克服东南亚金融风波等不利影响,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取得了良好成绩。

对外贸易稳定快速增长。全省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9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5%。出口总额130.85亿美元,增长20.5%。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2.32亿美元,增长27.2%,占全部出口的47.6%。自营进出口企业已经超过1170家,全年自营出口42.95亿美元,增长29.7%。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占全部出口的72.3%,其中机电产品出口22.60亿美元,增长32.9%,占全部出口的17.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进口总值(海关口径)66.58亿美元,下降4.6%。外贸企业实现当年盈利。全省地方外贸企业盈亏相抵盈利6397万元,比上年减亏46735万元。其中,省属外贸企业盈利5737万元,增盈20324万元;市地县外贸企业盈利660万元,减亏26411万元。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协议利用外资下降。全省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681项,协议外资金额43.6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4.4%和31.2%,实际利用外资35.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597个,协议外资金额32.8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00亿美元,分别下降26.6%、39.2%和3.5%;新批对外借款合同金额4.31亿美元,下降32.6%,实际利用国外贷款5.37亿美元,下降5.5%;新批外商其他投资合同金额6.5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商其他投资5.47亿美元,分别增长1.2倍和2.1倍。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中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超过45家。生产性投资项目的合同外资额占总数的78.9%。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签定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项目966项,合同外资额5.7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63亿美元,期末在外人员26626人,分别比上年增长9.8%、10.9%、25.5%和14.0%。全省在海外新办各类企业(机构)39家,对外投资2347万美元,至此我省海外企业(机构)累计达646家,对外投资累计达到1.6亿美元。

国际旅游更加活跃,国际交往日益加强。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58.50万人,比上年增长10.0%。其中外国人34.43万人,下降5.3%;台胞10.28万人,增长18.8%。旅游外汇收入2.04亿美元,增长10.1%。友好城市结对又有新进展,全年对外新结友好城市7对,累计达到82对。

香港回归后,与我省贸易往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港澳地区货物总值15.4亿美元,增长22.7%,高于全省出口增长速度1.8个百分点。与香港的资金交流更加密切,全年共批准香港投资企业318家,合同金额10.7亿美元,实际利用6.11亿美元,分别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总数的19.9%、32.6%和24.6%。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全年共接待来我省旅游的港澳同胞12.50万人,比上年增长75.5%。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超额完成预算任务,财政收入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1997年,在生产发展、效益改善,培植税源、加强征管的基础上,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加62.8亿元,达到304.5亿元,占预算的109.0%,增长26.0%,是1993年以来第5个高增长年。其中,工商税收增长21.7%,企业所得税增长32.8%,国有企业上交利润增长81.7%,亏损补贴下降21.5%。按老口径(含上划中央“两税”)计算,全省财政收入达到535亿元。县级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省地方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县(市、区)达到77个,比上年增加23个;按老口径计算,达112个,占全部县(市、区)的81%,其中超过4亿元的有17个。全省财政支出完成422.6亿元,占预算的104.3%,比上年增长17.7%。支出结构进一步改善,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证。农业、科技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33.1%和32.0%,大大高于总支出增长,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行政管理费支出得到有效控制,低于总支出增幅1.2个百分点。到1997年,全省已连续11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并做到了县县平衡。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4.58%,比上年提高0.5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