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01-12 山东省统计局

1998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面对国内外市场变化的新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部署,振奋精神,团结奋斗,积极采取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扩大投资,启动内需,深化各项改革,加快结构调整,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持续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买方市场的出现使结构和机制性矛盾加剧,在此情况下,全省及时采取措施加快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开拓国内市场,稳步推进各项改革,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初步见效,支撑了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超过GDP增幅5.3个百分点。下半年消费需求明显回升,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超过GDP增幅3.6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初步统计,1998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6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30.0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3456.9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2475.3亿元,增长11.6%。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2%,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8.2%、34.6%,比上年分别提高0.3和0.5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坚定、有序的步伐。1998年,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多项改革经过精心安排,陆续出台,稳步推进,我省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秩序等方面取得进展。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等措施进入实施和落实阶段。新的粮食亏损挂帐被遏制,一些品种的粮食市场价格已经回升。

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1998年成为公有住房制度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17个市地均出台了新房改方案,进入实际运作阶段,从而促进了住宅投资与销售的较快增长。全年全省累计出售公房9000万平方米,回收售房款120亿元。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56.7亿元,归集率达72.3%。

企业改革继续推进。通过大力深化改革,促进了企业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稳步推进,“抓大放小”取得新的成效,重点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加快,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改制力度加大。在“抓大”方面,全省主要抓了111户国有企业集团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有87户进行了公司制改造,占78.4%,部分企业已初步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在“放小”方面,各地按照十五大精神,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一厂一策,多种形式推进了中小企业改制改组。纺织压锭取得明显成效。认真实施了企业兼并破产、减员增效和职工再就业工程。国有重点煤矿下放接收工作已经完成。流通企业改革进一步加快,全省商业、物资行业已组建各类企业集团199个,比上年底增加29个,全省商业、物资、供销三部门企业改制面已近80%,非国有经济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不断提高。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健康发展,企业间的联合、兼并迈出新步伐,全省上市公司增加到45家,上市股票个数增加到49只,全年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配股共融资69.6亿元。

价格改革和清理整顿乱收费取得新的进展。适当提高了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价格,对农村电价和各种乱收费项目进行了整顿,全省各级公布取消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1338项,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10.5亿元。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全省139个县市区全部建起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了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覆盖面。普遍建立了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多渠道安置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率达到60.6%,顺利完成年初制定的再就业目标。1998年末,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障统筹覆盖率达到88.5%,失业保障统筹覆盖率达8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全年共收取保费3.9亿元,积累基金总额达29.7亿元。

金融体制进一步完善,服务经济功能增强。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在建立现代金融体系、现代金融制度,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加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底,我省个体工商户已达288万户,从业人员64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3.6%和17.3%;私营企业达到9.8万户、从业人员142万人,分别增长27.9%、33.3%;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合计达到783万人,占我省社会从业人员的15%,比上年上升了2.5个百分点。全省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总额为592亿元,比上年净增167亿元。我省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本(金)占各类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总额的比重达到8.8%,比上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

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受国际大环境影响,一些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暴露出来。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外贸出口乏力,利用外资难度加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比较严重;下岗人员增多,再就业压力加大;物价持续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减缓等。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农业

1998年,全省各级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确保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产业化战略,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各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初步计算,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5.7%。

农作物生产战胜了旱、涝、病、虫等自然灾害,主要农产品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4300万吨,比上年增长5.9%,成为历史上第二个丰收年。棉花生产回升,总产达41.3万吨,增长16.6%。油料生产喜获丰收,总产为335.6万吨,增长39.3%。水果生产稳定增长,总产为839.7万吨,增长6.8%。蔬菜及瓜类生产继续增加,总产达到6769.9万吨,增长8.0%。

林业生产稳定发展。1998年全省共完成成片造林1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7.26%。

畜牧生产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在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仍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转化升值的重要产业。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统计部门采用目录抽样调查方法推算,全年肉类、奶类、禽蛋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8.1%、17.8%和9.4%。肉猪、牛、羊出栏分别增长11.5%、6.1%、14.5%。大牲畜年末存栏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牛存栏增长12.3%;猪和羊年末存栏分别增长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