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99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新开工项目大量增加,在建总规模扩大。1998年,全省施工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项目8578个,比上年增加65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5283个,增加824个。分项目种类看,基建新开工项目3718个,比更改新开工项目多2153个;分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4692个,比中央项目多4101个。基建更改在建总规模2636.3亿元,增长8.1%,平均每个项目的建设规模由上年的3076.2万元上升为3215.2万元。 基础设施投资得到明显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和银行、信贷资金的有力支持,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有了保障,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全省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完成投资281.3亿元,增长102.9%,投资比重由上年的13.4%上升为22.8%。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安排的38项国家和省定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3.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7.1%。重点项目资金到位272.8亿元,资金到位率为124.9%。建成和部分建成投产的项目11项,主要新增生产能力有:原油300万吨,轧钢40万吨、港口吞吐能力135万吨、输油管道47.3公里、水泥3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60万千瓦。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结构趋向合理,住宅销售看好。1998年累计完成投资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增速提高16.4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投资增长31.7%,占整个房地产投资的63.0%,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写字楼投资仅增长3.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29.7%。全省销售商品房618.1万平方米,增长23.7%,其中个人购买商品住宅占商品住宅销售总量的58.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到1998年底,我省在建的商品房施工面积达2282.7万平方米,增长19.0%,其中当年新开工面积1198.9万平方米,增长59.7%。全省竣工商品房面积852.9万平方米,增长29.9%,其中住宅732.1万平方米,增长44.5%。 我省建筑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不断加快和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同时,加强内部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使我省建筑业保持稳步增长,劳动效率继续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据测算,全年建筑业共完成增加值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全省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528个,净增90个,完成施工产值688.02亿元,增长4.6%,其中:国有企业748个,完成产值257.62亿元,增长10.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8253元/人,增加1128元/人,增长3.1%,其中:国有企业为69490元/人,增长23.3%;实现利润19.66亿元,增长20.9%;随着《建筑法》的颁布和实施,建筑市场的招标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推行面进一步扩大,全年招标投标推行面为34.1%,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省外市场开拓取得新的进展,全省建筑企业在省外施工产值为60.75亿元,增长30.5%。 五、运输邮电 1998年,全省交通运输邮电业发展步伐加快,为经济增长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交通运输生产及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998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13公里,比上年净增460公里。济聊路、济德路、菏东路等高速公路以及烟台绕城路、双埠至济宁路建成通车或部分通车。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省外贸出口影响较为严重,客货运输呈现“一升一降”的特点。全省公路旅客运输量完成46467万人、24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9%和4.1%;水路旅客运输量完成868万人、4.8亿人公里,运量下降5%,周转量上升10.8%。公路货物运输量累计完成64716万吨、周转量343.2亿吨公里,分别下降2.7%和1.6%;水路货物运输量完成1867万吨、185.1亿吨公里,分别下降9.9%和11.2%;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累计完成13135万吨,下降3.3%。济南铁路局旅客发送量完成4335.7万人,比上年增长9.7%,旅客周转量完成233.1亿人公里,增长4.8%;货物发送吨数完成11776.7万吨,比上年减少2.9%,货物周转量完成875.7亿吨公里,减少6.4%。省地方铁路通车里程达307公里,全年发送货物652万吨,周转量4.6亿吨公里。 航空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省拥有航线245条,其中国际及港澳航线11条。全年航空货邮量达到5.9万吨,比上年增长8%;客运量达到345.5万人,增长2.7%。山东航空公司拥有B737等机型飞机15架,每周有100多个航班。 邮电通信业迅猛发展。全年完成业务总量133.9亿元,比上年增长39.9%。年末全省长途电路9.5万路,比上年净增2.8万路;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30.9万路端。电话普及率达到7.9部/百人,比上年增加1部/百人。移动通讯增长迅速,年末移动电话户数已达135.8万户,其中当年新增65万户。 六、国内贸易 国内市场稳中渐旺。1998年,我省消费品市场在多数商品供大于求,价格不断走低的情况下,呈现稳中趋旺态势,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4.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农村市场启动初见成效,市场份额有所上升,全省实现农村消费品零售额61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高于城镇增幅2.6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上升0.5个百分点。随着市场机制作用在流通领域的日益增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国企商业“两抓两退”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个体、私营经济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空间,而国有、集体商业在市场中的份额则有所下降。全省国有经济零售额403.6亿元,比上年下降7.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2.8%下降为19.0%;集体经济零售额为400.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0.9%下降为18.8%;而私营、个体经济则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对全省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年私营、个体经济零售额分别达157.2亿元和796.7亿元,分别增长83.3%、18.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4%和37.5%,对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3.5%、58.5%。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增势减缓,餐饮业持续活跃。全省实现批零贸易业零售额1328.4亿元,比上年增长8.9%,低于上年增幅3.7个百分点;而餐饮业零售额达198.8亿元,增长18.8%,分别高于批零贸易业、制造业零售额增幅9.9和4.9个百分点,增幅居各行业之首。据对全省大中型贸易企业统计,主要家电商品销售旺滞并存,录音机、录像机、家用电风扇、电冰箱的零售量分别下降30.9%、45.7%、37.2%和17.7%;零售量增长的有抽油烟机、彩电、摄像机、房间空调器和家用电脑,其中,家用电脑的增幅高达1.1倍,房间空调器也增长24.6%。 大中型贸易企业经济效益下滑。1998年,全省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收入净额1649.6亿元,比上年下降9.5%;盈亏相抵净亏损9.0亿元。毛利率为9.21%,降低0.81个百分点,影响利润减少13.4亿元;费用支出总额171.1亿元,比上年下降7.3%,由于销售也呈下降态势,致使总费用率仍达10.37%,比上年上升0.2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