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饶市统计局 2008-5-22 2007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功坚克难,奋力拼搏,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上饶建成江西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大力实施开放型经济和“三化”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 合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突破500亿元大关为528.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4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42.1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187.6亿元,增长10.7%。三次产业结构为18.6∶45.9∶35.5,二三一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人均水平进一步提高,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8227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达到1074美元,比上年增加186美元。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97.1亿元,增长17.2%,占GDP的比重达56.3%,提高1.7个百分点,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007年生产总值 单位:万元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市生产总值 5280563 13.7 第一产业 983873 5.4 第二产业 2420886 20.0 工业 2000500 25.5 建筑业 420386 4.4 第三产业 1875804 10.7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308107 11.1 批发和零售业 387944 12.4 住宿和餐饮业 105993 10.7 金融保险业 117415 -1.0 房地产业 211069 -1.4 其他服务业 745276 15.5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全年财政收入55.4亿元,增长34.9%,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上升1.4个百分点,达到10.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2.1亿元,增长26.2%。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增长较快,税收占财政总收入比重提高4.2个百分点,达到84.4%;增值税增长43.9%,营业税增长17.4%,企业所得税增长94.8%。财政支出93.25亿元,增长36.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28.9%,教育支出增长4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7.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01.9%,环境保护支出增长104.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77.3%。县域经济整体推进。实现县县超2亿元。其中,广丰县达到10.3亿元,德兴市达到9亿元,横峰县财政收入实现两年翻一番,达到2.1亿元。乡镇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全市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的乡镇达到61个,占乡镇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德兴泗洲镇、广丰永丰街道办、余干黄金埠镇的财政收入均超亿元。市本级财力快速壮大。由2001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6.2亿元。其中,上饶经济开发区财政总收入达到7531万元,三管委财政总收入达到2090万元。 市场物价上涨幅度较高。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4.2%,涨幅高于上年2.4个百分点,价格变动结构性特征明显。其中食品类上涨12.5%。成为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在食品类价格中,粮食上涨5.9%,油脂上涨33.3%,肉禽及制品上涨27.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0%。 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 类 别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 4.2 食品 8.8 其中:粮食 5.9 烟酒及用品 0.9 衣着 3.5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2.8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0.8 交通和通信 -0.7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 居住 2.9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全市从业人员362.36万人,比上年增加14.06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9.349万人,减少4.34万人;第二产业103.837万人,增加23.977万人;第三产业119.174万人,减少5.576万人。在岗职工30.94万人,增加1.73万人。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较小,质量还有待提高,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人口、资源、能源的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形势比较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农业基础地位还有待巩固;改善民生工作任务相当繁重。 二、农 业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稳步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66.37亿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4.1%。 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20.0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87.24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53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9.86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80.07万吨,比上年增产5.2%,创历史最好水平。油料产量12.87万吨,增产26.2%。蔬菜、水果在品种优化的基础上平稳发展。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粮食 280.07 5.2 油料 12.87 26.2 其中:花生 3.47 9.2 油菜籽 8.53 39.1 茶叶 0.8048 32.0 蔬菜 111.46 0.6 水果 4.35 5.7 畜牧业生产回升,渔业生产稳定。由于中央和省出台了包括良种补贴、母猪饲养补贴、疫病控制、生猪保险及税费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半年全市生猪呈恢复性增长。全年肉类总产234.1万吨,增长0.6%,其中,猪肉增长1%。水产品产量38.03万吨,增长9.3%。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增农业企业266家,总数达2482家,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155家,总数达409家;新增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0家,总数达到16家,万年贡米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农业标准化生产扎实推进,获江西省名牌农产品35个,占全省的33%;建立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4个。 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3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7%。农用拖拉机4.8万台,增长17.1%;农用运输车2.2万辆,增长14.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1万吨,下降19.1%。农村用电量7.5亿千瓦小时,增长4.3%。有效灌溉面积236.4千公顷,新增0.1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8千公顷。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共投入新农村试点建设资金6.8亿元,1599个试点村建设全面完成。以中心城镇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年完成村镇建设投资26.5亿元,完成乡镇总体规划160个,开展村庄整治试点152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