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11 抚州市统计局

五、批发零售贸易业

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35.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县以下消费市场较为活跃,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9.69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幅提高了3.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总额9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9%;其他行业零售额为3.26亿元,比上年下降5.3%。

六、开放型经济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实效提高。2006年,全市新签国内省外资金合同项目872个,项目履约率达100%;合同引资26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4.5亿元,项目进资率为31.4%;实际利用外资11729万美元,增长14.0%。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1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4个,实际到位资金27.9亿元。一产项目41个,二产项目729个,三产项目102个,项目三大产业的比例为4.7:83.6:11.7。

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2006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307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1.3%,其中进口33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8.2%;出口完成127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9.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公路建设成绩显著。2006年农村公路建设完成853公里,新建水泥路822公里,砂石路垫层通车210公里。全市新增农村班线9条,延伸农村客运班线23条,行政村通客车率达80.5%,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全市重点项目工程——抚州物流中心建设进入了真正实施阶段。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抚州段、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向蒲铁路正式批准立项,并有望在2007年4月底争取国家发改委批复可研报告,年底或2008年初全线动工。市到县、县到县全部开通二级以上公路;建成县乡村水泥(油)路面822公里,新增131个行政村通水泥(油)路,行政村通水泥(油)路通达率达56.0%。

2006年公路货运量1747万吨,比上年增长6.3%,公路货物周转量2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5%。公路客运量3158万人,比上年增长6.2%,公路旅客周转量22.0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3%。

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邮政业务总量1.9亿元,比上年增长29.9%,全市移动电话用户93.1万户,比上年增长30.9%。

旅游业保持稳步增长。2006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比上年增长21.2%。接待入境游客9875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15.43万美元。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形势稳定。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2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企业存款43.8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44.35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66.54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中长期贷款55.56亿元,增长26.0%;短期贷款109.01亿元,比上年下降3.1%。

保险事业发展较快。全年保费收入4.93亿元,比上年增加0.33亿元,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4.03亿元,比上年增长6.3%;财产险保费收入0.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全年财产险赔款0.61亿元,伤残、医疗、死亡给付0.1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管理体制已经建立,高考录取率连续八年居全省第一,2006年二本以上高校录取比例达25.31%。全市共有小学1662所,在校学生37.13万人,比上年增长6.5%;普通中学227所,比上年增加7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3.57万人,比上年下降4.1%,其中普通初中在校学生14.97万人,比上年下降5.3%;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6万人,比上年下降1%。职业高中学校38所,在校学生2.49万人,比上年增长31.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7.7%。

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上年的39.6%提高到41.9%,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2006年,全市共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项,省级32项,争得国家、省无偿资金941万元,比上年增长50.0%。全省列入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市)共9个,我市南丰、广昌两个县名列其中。2006年全市科技总投入达4.53亿元,取得科技成果64项,其中13项获市科学技术奖、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006年,新创办了市赣东科技开发中心、资溪面包技术研究院和市中小企业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成立了东乡、崇仁2个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3家民营技贸机构。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901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市专利申请公开量176件,比上年增长53.0%。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市通广播电视的行政村1844个,覆盖率达96%。全市有乡镇广播电视机构15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8%。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9个,比上年增加25个。其中医院44个,卫生院166个,妇幼保健院12个,专科疾病防治院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1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8912人,比上年增加325人,其中执业医师3207人,执业助理医师588人,注册护士3083人,药剂人员925人,检验人员510人,其他599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6322张,比上年增加294张。

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我市在省十二届运动会上共夺得金牌48.5枚,银牌26枚,铜牌23枚,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同时我市体育代表团还被大会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我市运动员参加世界残疾人举重锦标赛、远南运动会和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均夺得44公斤级全国、世界和远南运动会该级别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女子青年组世界纪录,提前获得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参赛资格。我市在省运动会上已连续7年夺得举重团体冠军,羽毛球团体总分在连续7年第三名基础上前进为第二名。为庆祝申奥成功五周年,举办了抚州市全民健身活动周启动仪式暨“万达利”杯首届社区运动会,进一步唱响了“群众体育与奥运同行”这个主题,有近800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十一、环保和安全生产

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深化。全市全年工业污染治理施工项目总数11个,本年完成投资1335.5万元;新增治理废水能力9.83万吨/日,治理废气3万标立方米/时。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8666.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9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5.98%。

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较好。2006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801起,死亡185人,比上年减少26人,下降12.4%,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74起,死亡161人,比上年下降8.0%;工矿贸商事故15起,死亡17人,比上年下降15.0%;火灾事故312起,死亡7人,比上年下降53.3%。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口为0.59人,比上年下降0.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