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共完成产值1880.76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68.7%;轻工业完成产值855.33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1.3%,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为2.2:1,重工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73.91,比上年提高7.86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2.30%,比上年上升0.3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1.73%,上升2.5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8.82%,上升1.5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15次,减慢0.0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6.21%,上升0.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0.89万元/人,净增1.11万元/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49.04亿元,增长15.1%;实现利润总额154.32亿元,增长19.3%;实现利税总额224.52亿元,增长16.6%。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情况:笔记本计算机170.50万部,比上年增长26.3%;微型电子计算机513.17万部,增长15.1%;改装汽车3.85万辆,增长39.3%;电光源(灯泡)4.21亿只,增长63.7%(详见表2)。
【建筑业】 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92.10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全年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48.08亿元,增长33.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9.72亿元,增长33.9%,安装工程产值18.30亿元,增长37.5%;当年建筑企业新签合同价款254.83亿元;建筑企业期末从业人员15.18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6.72万元/人。 4、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7.70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5.89亿元,增长23.3%;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11.81亿元,增长40.4%。 全市投资上亿元项目(不含房地产项目)共120项,投资总额378.24亿元,占城镇投资总额的41.5%。五缘湾、观音山国际商务运营中心等重大片区开发建设初具雏形,中华片区旧城改造顺利实施,环东海域整治顺利进行,岛外新城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嵩屿港区一期工程、海沧港区7#、9#泊位建成并投入使用;友达光电开工投产,同安工业集中区、火炬高新区扩建、软件园二期工程等园区建设不断完善;翔安隧道、集美大桥、环岛干道等快速路建设加快推进,成功大道(北段)、同安大桥建成通车,仙岳路高架等一批交通改善工程已投入使用,县黄路等7条断头路连接贯通,海西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成效,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全市城镇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7.07亿元,增长41.0%,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9.1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38.22亿元,增长44.9%;制造业投资168.85亿元,增长40.1%。制造业30个行业小类中有15个行业投资实现增长,其中纺织、石化、橡胶、电子、工艺品等行业较快增长。 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31.04亿元,增长20.5%。其中,交通运输业完成投资131.63亿元,增长14.7%;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109.21亿元,增长26.9%;社会事业完成投资46.86亿元,增长25.2%。 全年投向岛外的固定资产投资为512.51亿元,比上年增长52.7%,高于全社会投资增幅12.6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5.3%,比上年增加4.6个百分点,其中岛外房地产投资138.49亿元,增长77.8%,占全市房地产投资的40.1%。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45.74亿元,比上年增长61.6%,其中,土地购置费实现178.82亿元,增长64.7%,占房地产投资的51.7%。全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006.82万平方米,增长57.1%;房屋施工面积2838.78万平方米,增长42.2%;商品房竣工面积378.59万平方米,增长31.7%;商品房销售面积479.7万平方米,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额410.59亿元,增长49.5%;商品房空置面积38.04万平方米,下降18.9%。 全年城镇建安投资完成483.78亿元,增长55.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3.1%。 5、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9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全年旅客运输量5749.38万人次,增长6.0%;旅客运输周转量143.91亿人公里,增长18.6%;货物运输量4582.61万吨,增长16.2%;货物周转量544.14亿吨公里,增长20.8%。至年底,厦门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31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45个;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117.20万吨,增长12.5%;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62.71万标箱,增长15.3%,继续保持全国第七位;厦金航线全年累计运载旅客达67.7万人次,增长11.5%。 厦门空港通航城市航线已达到167条,在厦门机场通航的外国(地区)航空公司达42家,其中运营的35家,已开通20个国际城市以及香港、澳门、台北、高雄四个地区城市的航线。全年空港旅客吞吐量868.4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旅客吞吐量147.79万人次,增长13.1%;空港货邮吞吐量19.36万吨,增长10.6%。 【邮电】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08亿元,增长11.2%;电信业务总量43.04亿元,增长13.5%。至年底,全市本地固定电话用户230.13万户,当年新增13万户,其中无线接入电话用户122.66万户,当年新增7.3万户。全市移动电话用户264.79万户,当年新增32.57万户,其中GSM移动电话用户252.93万户,当年新增31.83万户;CDMA移动电话用户11.86万户,当年新增0.74万户。全市互联网拨号用户15.04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8.57万户。 【旅游】 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205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9%,其中,接待海外游客113.29万人次,增长12.0%。接待过夜境外游客83.55万人次,增长12.3%;接待过夜国内游客1097.49万人次,增长15.8%。国内旅游收入239.57亿元人民币,增长15.7%;旅游外汇收入7.13亿美元,增长24.0%。 6、国内贸易和引进内资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98.24亿元,增长14.7%;住宿餐饮业实现48.48亿元,增长18.3%;其他行业实现15.33亿元,增长10.0%。 全年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24.24亿元,增长16.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9%,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零售额超亿元的限额以上贸易企业达45家,净增零售额29.3亿元,增长23.6%;17家大型超市、百货和家电手机卖场累计净增零售额15.2亿元,增长28.9%;星级住宿和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11亿元,增长20.6%。 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34.08亿元,增长13.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15.91亿元,增长15.8%;日用品类实现零售额7.52亿元,增长52.4%;通讯器材类实现零售额6.33亿元,增长14.1%;金银珠宝类实现零售额4.47亿元,增长48.1%;化妆品类实现零售额2.65亿元,增长21.0%;体育娱乐用品类实现零售额2.51亿元,增长38.2%;汽车类实现零售额51.76亿元,增长9.0%;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38.29亿元,增长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