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科学技术】 年末共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60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4家;共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部级21家。全年全市获国内专利授权量240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33件。田昭武获福建省科技重大贡献奖,23项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焦念志、吴冲浒获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55项科技成果被评为市科技进步奖,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 【城市信息化】 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第六届(2007)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中,在全国333个地市级政府网站中名列第八;部门信息化应用已涵盖到金融、社保、医疗、水电等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已基本建成,金保工程信息平台、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建设获得2007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获得三等奖。年底,全市认定软件企业达237家,认定软件产品累计1171件,全市数字电视用户突破30万户。易通卡累计发卡120多万张,拥有服务商家290家,充值服务网点70个,服务网络已由公共交通领域延伸至便利商店和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管理、服务部门。 10、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 歌仔戏《邵江海》获得“中国戏曲学会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戏曲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并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厦门艺校和小白鹭民间舞团代表福建省参加首届“全国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荣获“优秀教育成果奖”。哈尼族群舞《之灵》入选第六届中国舞蹈比赛“荷花奖”。“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和“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成功举办。每年一届的“书香鹭岛活动月”,已成为闽南地区乃至海峡西岸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性读书活动和文化品牌之一。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6个,全年各艺术团体国内演出场次919场,观众71.2万人次;艺术表演场所6个,艺术表演场所演(映)出场次为4021场,其中艺术表演79场,观众合计27.0万人次,其中艺术观众2.6万人次;文化馆5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2个,公共图书馆8个,全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246.86万册(件),全年总流通215.37万人次。出版发行各类报纸9种,20332.9万份;期刊杂志26种,88万册;录音制品25种,录像制品76种,电子出版物21种。全市共有广播节目5套,电视节目8套,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68%和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7.22%,电视节目全部实现硬盘自动化播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基本完成。厦门青鸟动画有限公司自主原创动画片《嘿!星星狐》获全国第三批推荐的优秀国产动画片荣誉。 【卫生】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1005个,其中医院38家、疗养院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家、卫生院15个、门诊部75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专科防治机构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37万人,其中:执业医师5290人、执业助理医师624人、注册护士4825人;卫生机构床位8513张,其中医院6904张、疗养院680张、卫生院537张。市第一医院、中山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第二医院、市第三医院被评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现有实行合作医疗或保险的有156个村,设置农村医疗点330个,拥有执业医师96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38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7%,基本覆盖全市农民,参合率、筹资水平居全省首位。 全市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为76.79岁,比上年提高1.14岁,人口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体育】 2007建发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再一次取得圆满成功,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万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中央到地方40多家电视台参与了直播或转播,450多名境内外新闻记者参与报道。成功承办了第16届国际马拉松与公路跑协会世界大会和中国田径协会路跑委员会成立大会,国际奥委会回赠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雕塑揭幕仪式、希腊马拉松圣火交接仪式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赛事规模不断扩大,赛事影响力不断提升,被国际田联评为国际路跑金牌赛事。在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厦门代表团181名运动员进入16个项目决赛阶段的比赛,在参赛项目、参赛人数上创造历史最高记录。厦门代表团在比赛中取得了4金7银8铜总分256分的好成绩,总分在74个代表团中位列第9位,奖牌19枚位列第10位,奖牌和总分的位次超过历届。在国际比赛中,分别获得了4枚金牌、4枚银牌、4枚铜牌。 11、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 全市户籍人口167.24万人,常住人口为243万人。 在户籍人口中,城镇人口为114.16万人,岛内的思明、湖里两个区人口合计76.5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比重达67.07%;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12‰,人口死亡率为3.67‰,人口自然增长率8.46‰,比上年提高0.94个千分点;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分别为84.43万人、82.81万人,各占50.48%和49.52%,性别比为101.96(女性为100)。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03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工薪收入16452元,比上年增长12.8%,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80元,比上年增长15.7%。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农业普查核准后数据,下同)增长11.3%,达到7637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891元,增长15.4%,占纯收入的比重为50.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627元,比上年增长7.6%。 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空调器223.5台、淋浴热水器106.5台、洗衣机101台、电冰箱105台、摄像机7.5台、组合音响45套、移动电话224部、家用电脑88台、摩托车31.5辆、家用汽车8辆。 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空调机61台、电冰箱99台、热水器82台、洗衣机44台、家用电脑30台、影碟机67台、移动电话214部、摩托车141辆、汽车(生活用)3辆。 【就业】 就业信息网络已覆盖至6个区、37个街道(镇)、188个社区、10个行政村、7个农场和8个公共职介机构,共计250个网点。厦门人力资源网率先在全国开通企业网上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据劳动部门统计,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9.79万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数2.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比上年下降0.25个百分点。本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4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