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0-01-08 阜阳市统计局

科技队伍稳定发展,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200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0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务以上人员2.3万人。年末全市共有独立研究机构8家,从业人员329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74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62人,科技经费筹集额706.7万元。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432家,从业人员10760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8亿元,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超百万元的企业达54家。技术市场交易活跃,全年技术贸易机构284家,技术合同登记36项,合同成交金额3200万元。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稳步发展。年底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家,其中省级16家。高新技术产品14个,其中省级10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4.6亿元。火炬计划项目达16项,其中国家级重点1项,国家级4项,省级14项。当年获批省级以上科技星火计划项目3项,计划投资额700万元。

专利申请稳定发展。2003年,全市专利申请公开量91件,其中,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35件,外观设计专利44件。

技术监督与质量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3个,其中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全年监督抽查各类样品3168组,定量包装商品812组。全年累计办理案件2642起,其中立案案件1352起,现场案件1290起,万元以上案件56起,移送司法机关或其他部门3起。

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2003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所,当年招生4269人,较上年增加888人,在校生13210人,比上年增加2260人。各类中等专业、职业技术学校209所,在校生15.9万人,其中普通中专学校在校学生0.9万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5.1万人。普通中学420所,在校生51.3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8.4万人,初中在校生42.9万人。普通小学3272所,在校生117.3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5.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2%;普通初中和小学学生辍学率分别为6.2%和1.1%。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745人,在校生2390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学员13.3万人次,全年共扫除文盲8.2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03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1个,剧场、影剧院6个。2003年成功举办了阜阳市第三届艺术节。全市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8.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6.2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卫生所室、个体开业)285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4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9个,妇幼卫生机构9个。全市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5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万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547人,妇幼保健机构263人。在医院、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45人,注册护士2522人。医院、卫生院共有床位1.1万张。

竞技体育水平逐步提高。在全省第四届农运会上,阜阳代表团取得了团体第三名、金牌第二名的好成绩。全市二级运动员发展数为85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数为127人。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开展,全年举办体育健身活动73次,共有27万人参加了体育比赛和全民健身活动。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据抽样调查,2003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85‰,比上年上升0.32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07‰,比上年降低0.03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78‰,比上年上升0.35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05万人,常住人口836万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200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29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消费性支出5137元,增长10.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659元,比上年下降9.0%;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03元,比上年增长1.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8%,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20.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加强。2003年,全市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实现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3975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092人,“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69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组织实施“111”扶贫工程,解决了5.2万人的温饱问题。“两个确保”进一步巩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逐步推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市低保人口增加到8.5万人,覆盖面达9%。全年共筹措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资金1965万元,在中心的904名国企下岗职工基本按时足额领取生活费,并由中心代缴社会保险费。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离退休人员35021人,共发放基本养老金2.6亿元。实征养老和失业保险基金21302万元和2830万元,参保人数达到16.5和2.3万人。医改新制度运行基本平稳,医疗保险实征基金7735万元。经培训有序劳务输出79677人,为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市共有五保老人53543人,年供养经费3524.8万元。全年下拨救灾款3617.6万元,其中用于安排灾民生活的救济款1661万元,发放救灾粮542.1万公斤。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不断发展,全年共优待21860户,发放优待金1612万元,户均737元。全年销售即开型福利彩票218万元,电脑福利彩票1754万元,募集福利资金700万元。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环保系统共有职工467人,环境监测站4个、监理站8个。建成烟尘控制区42.2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17平方公里。2003年投资40万元,建成我市第一个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通过电视台、报纸正式向社会发布阜城空气质量日报。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化,44家违法企业被立案查处,32家重点水污染企业完成排污口规范化整治。

2003年,全市发生交通事故1796件,受伤1645人,死亡341人,损失金额423万元。全市火灾形势平稳,共发生火灾583起,死5人,伤7人,直接财产损失118万多元,与上年相比,火灾起数、直接财产损失等四项指数全部下降,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重、特大火灾,杜绝了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附表一:         2003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