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45.01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74亿元,增长27.2%;农林水事务支出4.65亿元,增长42.2%;教育支出5.76亿元,增长2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92亿元,增长19.1%;医疗卫生支出2.92亿元,增长49.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20亿元,增长44.3%。 200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金额达299.94亿元,同比增长20.1%,企业存款64.98亿元,同比增长8.3%;居民储蓄存款182.89亿元,同比增长21.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4.75亿元,同比增长21.4%,全年新增贷款27.23亿元,同比多增5.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新增10.17亿元,多增1.72亿元;中长期贷款新增14.63亿元,多增6.19亿元。金融机构全年现金收入488.73亿元,支出469.78亿元,分别增长3.3%和2.9%。 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年末全市主要银行业机构不良贷款余额 6.56亿元,比年初减少 7.22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4.23 %,比年初下降 6.1 个百分点。 到2008年末,在我市设立保险分支机构13家,其中开展保险业务有12家,比上年增加3家,共实现保费收入83960万元,增长46.9%。其中,产险保费收入18180万元,增长24.1%,寿险保费收入60823万元,增长60.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4957万元,增长8.6%。全年赔款和给付支出合计34217万元,增长54.3%,其中:产险赔款14229万元,增长26.6%;寿险给付17685万元,增长100.0%,健康和意外险赔款和给付2303万元,增长10.8%。 八、交通和邮电 2008年,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22.44亿元,同比增长7.9%。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总量4149万吨,同比增长13.4%。其中,公路货运物4137万吨,增长13.6%;铁路货运量7.1万吨,下降20.4%;水路完成货运量5.0万吨,下降15.5%;民航货运量0.2吨,下降22.5%。完成旅客运输总量5200万人,同比增长12.5%。其中,公路客运量4952万人,增长14.4%;铁路客运量127.9万人,下降16.3%;水运客运量97.0万人,下降8.6%;民航客运量22.7万人,下降29.0%。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升级,除了全市已建成的徽杭、铜黄、黄塔(桃)高速以及在建的宣黄、黄祁高速公路建设开始启动,黄山机场改造工程资金到位,京福、皖赣、黄杭三条高速铁路将全面开工建设,我市的综合交通建设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打造皖浙赣三省交通枢纽目标指日可待。 2008年全市民用汽车保有辆80311辆,增长15.7%,其中私人汽车7472辆,增长33.9%。 2008年,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2.94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05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1.89亿元,分别增长5.7%和15.0%。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216.3万门,增长63.9%;本地固定电话年末数44.13万户,下降4.7%;移动电话45.44万户,增长14.3%。宽带用户7.31万户,增长17.0%。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8年,全市科技工作全面发展,自主创新工作稳步推进, 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和“安徽省创新型企业”,获省政府奖励100万元;1家企业被认定为“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3个项目列入国家、省科技计划,其中:4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7个项目列入省科技厅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 2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5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新产品计划;3个项目列入国家火炬计划,6个项目列入省火炬计划,6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1个项目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13个项目列入省科技攻关计划,7个项目列入其它类省科技计划。此外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8项。截至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6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8亿元;全市专利申请量185件,增长3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6件,增长53.3%,全市专利授权量93件,增长43.1%。 教育整体水平迅速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层次有新的提升,普通高等招收本专科生4090人,在校生13548人,毕业生3674人,分别增长2.0%、7.6%。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文、理、艺、体各类考生达本科线以上共计3096人,总达线率为34.12%;本专科录取率为63.37%,高于全省平均数12.0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教育健康发展,全市现有普通高中21所,招生8936人,增长12.4%,在校生24609人,毕业生7173人,每万人中拥有普通高中在校生达到166人。中等职业教育稳健发展,全市中等职业学校27所,比上年增加1所,招生8937人,在校生21193人,毕业生7594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7.3%。高水平、高质量“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全市普通初中106所,招生18003人,在校生60853人,毕业生22268人;普通小学539所,招生11039人,在校生71162人,毕业生17619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9 %,比上年提高 0.07个百分点。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03 %,提高0.5 个百分点。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发展良好,全市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577人;幼儿园67所,比上年增加5所,在园幼儿29632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显著,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21138人,其中专任教师12387人,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85%、98.12%、90.92%。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 8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量431.48千册,博物馆(包括纪念馆)13个。以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为龙头的市美术馆、徽剧馆、市歌舞剧团“一团三馆”建设基本完工,将成为徽文化长廊中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文艺赛事创佳绩,积极推进“文艺创作年”活动,通过文艺采风,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舞蹈获华东六省一市舞蹈大赛总决赛三等奖,徽州民歌获安徽省农民歌会二等奖,书画作品获四省四地市民间艺术节一等奖,声乐获沿江七地市歌手大赛金银铜奖。群众文化生活丰富,成功举办第二届黄山市读书节,积极打造昱中华园“廉政文化月月演”、“激情文化广场”等广场文化品牌,全年共演出156场。实施农村“个、十、百、千”工程,全年送文化下乡128场,放映电影2072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推荐徽墨制作技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新增国家级非遗名录9项,推荐19人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6人进入省级“非遗”传承人行列。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2008中国记忆-文化寻根》特别节目;屯溪老街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