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8 淮南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从城乡看,城市零售额55.4亿元,增长13.4%;农村零售额 7.6亿元 ,增长 12.7%。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6.9亿元,增长12.7%,餐饮业4.6亿元,增长20.7%,其他行业1.5亿元,增长16.3%。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吃、穿、用类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全年共完成零售额 7.0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在统计的16类商品中,有14类增长。 食品饮料和烟酒类增长 68.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7.2%,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5.2%,日用品类增长17.9%,医药类增长 14.0%。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平稳发展。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3727.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1.3%。其中出口2600.4万美元,增长1.0%;进口1127.1万美元,下降 60.4% 。

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全年实际到位外资 11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5.4%; 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10个,合同外资额6606万美元,增长25.0%; 引进内资实际到位资金 29.3 亿元, 其中省外资金 27.3亿元 。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豆腐文化节,节庆期间签订投资与合作项目金额 41亿元,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

旅游业继续快速增长。全年旅游总收入 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国际旅游收入183万美元,增长6.5%。接待国内外游客236万人次,增长37.5%;其中:接待入境国际游客4770人次,增长21.2%;外国人612人次,增长 2.7% 。全市星级饭店 15个,星级饭店客房1160间。

七、交通和邮电通信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继续加快。全年运输邮电业实现增加值 1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0%。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市民用车辆 6.4万辆,其中民用汽车2.8万辆,载客1.6万辆,载货1.2万辆。铁路客运发送量215万人次,货运发送量2593万吨;地方交通公路客运量1799万人,增长7.6%;公路货运量1288万吨,增长2.3%;客运周转量126155万人公里,增长9.1%;货运周转量75800万吨公里,增长4.2%;水路货运量586万吨,货运周转量351600万吨公里,增长 30.2%。 港口吞吐量 589万吨,增长 30.6% 。

邮政电信继续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9.1亿元。邮电业务收入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年末电话交换机容量55.9万门,电话机用户数44.5万户、移动电话户数43.9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3.3%和38.5%。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7.5万户, 比上年增长31.6%。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 27.6亿元,比上年增长37.1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6亿元,增长29.6%;增值税、地方工商税等主体税种增收较多。财政支出20.9亿元,增长34.2%;其中基建支出2 .2亿元, 增长 5倍;社会保障补助支出 3.2亿元, 增长 58.7%;科技三项费用、城市维护费分别增长 16.6%,11.4%。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加较多。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5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2.5亿元;其中,企业存款70.6亿元,增加14 .8 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182.2亿元,增加33.2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77.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9亿元。其中,工业贷款32.2亿元,增加9.4亿元;中长期贷款47.5亿元,增加10 .5 亿元。

保险业进一步发展。全年保费业务收入 56361 .5万元,比上年增长8.4 %。财产险承保额达187 .6亿 元,财险保费收入 11397.8万元,增长26.6%;赔款支出4981万元,下降16.9%;赔款案件7709件。寿险保费收入44981.7万元,增长4.6%;赔款支出2221.6万元,增长122.1%,赔款案件7836件。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果。 2004年共鉴定科技成果62项,其中:国际先进水平5项,国内领先水平7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项。主要科技成果有:《极易离层破碎型煤巷围岩预应力控制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急倾斜煤层巷道锚网索支护技术研究》、《国产300MW火电机组技术改造研究及工程实践》等。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2004年末各类普通学校761所,在校学生47.4万人,招收学生12.6万人,毕业生11.0万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继续扩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40622人,当年招生13084人。中专在校学生8926人,职高在校学生7329人,技校在校学生5194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6.4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2.6万人。春蕾工程救助失学女童406人,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 .48%和96.81%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成人高校在校学生 1.1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 2004年末全市共有文艺表演团体4个(不含民间组织),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1个,各级综合档案馆9个;图书馆藏书24 .1 万册,档案馆藏档案 24.56万卷,资料3.88万卷(册)。文化艺术创作演出喜获丰收,花鼓灯艺术团在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展演活动获得好评,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同一首歌》“走进淮南”将花鼓灯、少儿舞蹈、企业群众文化、豆腐文化、搬上央视平台;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少儿舞蹈艺术节。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日益提高。全年广播播放9585小时,电视播放16030小时,广播、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淮南日报》全年共发行973 .6 万份。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全市卫生机构 332个,其中:医院67个;医疗病床8302张,其中:医院病床数6400张;卫生人员1185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技人员4.5人,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1.8人。疾病防疫工作取得新成效。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我市运动员在省以上各项比赛中,共获奖牌 204枚,其中金牌59枚,银牌53枚,铜牌42枚,举办县以上运动会2次。群众性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参加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人数13.1万人。

十一、物价

物价总水平明显上升。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升 5.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升10.6%,居住类价格上升8.4%,交通和通讯工具类价格上升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升2.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升0.4%,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升1.5%;衣着类价格下降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下降3.9%。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102.3 ,上升 2.3% ;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18.3 ,上升 18.3% ;其中煤炭价格指数上升 30.5% 。

表 3 2004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十二、环境保护

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年共完成污染治理项目 29项,完成投资4398万元,其中环保专项资金1503万元,污染物总量平均削减4.1%,比省政府下达的目标提高1.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