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投资结构优化调整。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1.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1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26.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5.42亿元,比上年增长47.8%。 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100.60亿元,“861”项目93.6亿元。马钢500万吨薄板带项目快速推进,蒙牛冰淇淋一期、海螺水泥粉磨站等41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发挥效益,万能达二期扩建、山鹰造纸等53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公用事业加快发展。第四水厂建成试运行,向山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期工程和联合国GEF项目竣工使用,王家山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 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启动新一轮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结束,村庄布点规划基本完成。加快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围乌、新黄、澄湖等公路建设稳步推进,有200多公里的部省通达工程竣工通车,总投资2亿元的当涂县村村通水泥路工程进展顺利,市郊村村通工程开始实施。全年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1亿元,中心镇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稳中见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9亿元,增长12.6%,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4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零售额中,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8%,通讯器材类增长20.7%,家具类增长5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商品交易市场6家,成交额16.62亿元,比上年增长33.6%。 农村市场加速升温。农村市场的销售增速明显快于城市。农民收入增加,购买力明显增强,带动了农村即期消费。全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为15%,比城市高3.1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对外经济发展增势强劲,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2.3亿美元,增长43%。其中:出口3.1亿美元,增长80.2%。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我市出口企业迅速增加,民营企业成为出口新的增长点。 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全市出口企业积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高附加值商品比重提高。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5.1%,占出口总额的19.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长54%,占出口总额的5%。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坚持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以开发区、慈湖工业园及三区一县工业集中区等为载体,招商引资取得显著成效,聚集效应明显。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4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实际利用内资45.36亿元,同比增长21%。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1家,总投资为3.84亿美元。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9009万美元,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居全省省级开发区首位,正式申报国家级开发区。 旅游业取得新进展。扎实推进休闲旅游基地建设。以采石风景区建设为重点,完成锁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翠螺山休闲文化园。坚持生态优先,着手制定实施濮塘地区总体规划。全年旅游业总收入13.42亿元(不含旅游商品创汇收入),比上年增长23.4%。其中旅游业外汇收入989.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5%。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2084人次,比上年增长31.5%。年末星级饭店共计15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294间,床位2329张。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仓储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5.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2%。 货物运输全面增长。公路货物周转量8836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4%;铁路货运发送量445万吨,比上年增长11.5%。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687.45万吨,比上年增长11.2%。其中:进口1782.49万吨,出口904.96万吨。 旅客运输稳定增长。公路旅客周转量1069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9%;铁路旅客发送量104万人,比上年增长12.0%。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58亿元,比上年增长9%。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53.18万门,比上年增加4.56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为43.6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0.24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2.04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为37.36万户,比上年增加5.15万户。全市宽带用户为3.52万户,比上年末上升75.1%。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总数为10.51万户,比上年增加1.25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刷新历史记录。全年财政收入创61.14亿元的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42.4%。其中:中央财政收入35.13亿元,增长43.4%;地方财政收入26.01亿元,增长42.4%。全市累计财政支出2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4.1%。其中:基建支出209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社会保障支出22964万元,比上年增长1.5%。 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增加。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18.33亿元,比年初增加47.81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72.21亿元,比年初增加25.34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95.47亿元,比年初增加18.35亿元。全年货币投放609.95亿元,比上年增长9.3%;货币回笼58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6%;货币净投放28.81亿元,比上年增加10.61亿元。 保险业收入平稳增长。年末全市保险机构总数为8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 九、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继续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城建投资43.11亿元。道路建设取得新成就,九华路三期、慈湖河路二期等10条新建道路基本建成,205国道一期、长江路等5条道路改造全面完工,新增城市道路总里程17.3公里。全市共改造维修城市主次干道近20万平方米。马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长江大桥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日前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加强电力设施建设,江东变电所竣工投入使用,太白开关站等电力工程进展顺利。港口建设快速推进,马鞍山港成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之一。 城市绿化美化工作加强。葛羊路城市入口广场绿化改造基本完成,采石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按计划推进。城市绿化覆盖面积459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88万平方米,其中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0.5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1%。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全面进步。成功举办第四届“科技活动周”。县区科技工作网开通。成功举办“中国—马鞍山国际高新技术研讨会”。成为首批开通长三角大型科学研发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的八个城市之一。被科技部审核批准为“2003—2004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