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马鞍山市统计局 2005年2月21日 2004年是可喜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共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旋律,全面理解、积极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决策部署,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创新思路,抢抓机遇,凝心聚力,排难而进,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面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绘就了一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史画卷。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全年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和超额完成,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下同)265.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9.5%,增幅居全省第一;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均居全省首位;全市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规模以上工业均跻身全省三甲之列。 人均多项指标位居全省之首。人均生产总值在全省率先突破2万元,达21337元(折合为258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储蓄存款等主要指标继续稳居全省榜首。 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2.5%;第二产业增加值183.68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63.28亿元,增长13%。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7.1%下降到6.8%,第二产业比重由上年的64.9%提高到69.3%。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年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4440家,注册资本为51.66亿元;个体工商户达3.36万户,从业人员为5.5万人。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271家,新增个体工商户8201户。 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强力实施中小企业深化改革。全年完成企业改革57户,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确定的中小企业改革目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出资人制度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完成新一轮乡镇区划调整,全市乡镇由31个调整为19个。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取得新进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性矛盾和经济外向度偏低问题仍较突出;坚持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容乐观;就业再就业的压力明显存在;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仍较困难,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不够牢固等。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实现重大突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达150.15亿元,跃居全省第二位,取得历史性突破,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现价总产值398.07亿元,比上年增长55.1%。其中:市级工业完成79.22亿元,增长23.2%;马钢完成277.23亿元,增长70.8%;县区工业完成41.61亿元,增长38.8%,形成全面快速增长的良好格局。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40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1%;实现利税75.32亿元,比上年增长45.5%;实现利润47.4亿元,比上年增长44.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再创历史新高,达233.07。 工业经济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位次前移,增加值比上年净增51亿元。工业经济对全省增长贡献率达21%,居全省第一。工业经济实现利润、利税、产品销售收入三项指标贡献率均处全省首位,分别为40%、32.2%和15.3%。 工业重点企业凸显拉动经济增长张力。全市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264家,比年初新增80家。全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21家,比上年增加5家。马钢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规模扩张,以市场为导向,加快薄板、彩板达产步伐,全年钢产量迈上800万吨新台阶,达803万吨,比上年增长32.5%;山鹰、星马、中橡、圣戈班等一批重点技改项目达产,潜能进一步释放;格力电工、长江钢厂、天成等一批骨干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万马机床、嘉华公司、方圆公司、瑞慈公司等一批改制企业活力显著增强,全年增幅均在三成以上。 建筑业提速增效。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8.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01.8万平方米,其中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317.91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20.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67.59万平方米。全年实现利税2.84亿元。 三、农业 农业生产喜获丰收。马鞍山市以贯彻中央1号文件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取消农业税,并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最低保护价收购等十六条促进农民增收的惠农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种植业生产的积极性。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不变价)11.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3%,一举扭转了近年来低速增长的局面。 农业结构调整趋向优化。全市农作物总种植面积达10.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5.7%。其中: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出现较大回升,达5.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0.8%。全年粮食总产量达41.71万吨,比上年增长56.7%,当年粮食增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粮、棉、油优质品率进一步提高。 养殖业稳步发展。年初马鞍山市遭遇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袭击,家禽生产一度受到冲击,但由于市委市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加大指导、投入和扶持力度,全市养殖业生产仍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全年肉类总产量为2.52万吨,比上年略降0.4%。渔业产品结构继续调优,名特优产品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生态养殖面积所占比重为50%。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适度增长。全市投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145.46亿元,比上年增长36.2%。其中:更新改造投资完成65.34亿元,基础建设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完成51.2亿元和19.73亿元,增幅分别高达97.5%和44.8%。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额0.9亿元,比上年增长2.6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额98.53亿元,比上年增长32.1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8.02%。城乡私营个体完成投资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1%。 重大项目进度加快。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71.35亿元,国债项目14.95亿元。道路建设取得新成就,湖西南路、湖南东路、慈湖河路、霍里山大道等14条骨干道路建成,东环路以内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采西桥建成通车,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构架进一步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