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公用事业加快发展。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顺利完工,第四水厂加紧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运行,山鹰垃圾焚烧发电综合利用工程并网发电,向山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开工建设,一批重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顺利完成。 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全年小城镇建设总投入达5.5亿元,当涂县城和中心镇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道路铺装率超过88%。8个试点镇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全年试点镇建设实际投资3.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3%,镇区道路铺装率达96%。 五、国内贸易 商业市场繁荣兴旺。随着商业巨头苏宁电器和吉买盛超市在马鞍山的相继落成,商业零售行业的结构布局继续得到优化调整,不仅壮大了马鞍山市商业的整体实力,更激发了广大市民的消费热情,拉动了居民的即期消费。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继续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速。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4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农村消费实现突破性增长。全市农村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7亿元,比上年增长15.4%,增幅首次超过城市。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加快。汽车、家居和通讯类商品旺销,汽车类商品零售增长13倍,家用电器类增长25.1%,通讯器材类增长3.3倍。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外贸出口高速增长。马鞍山市积极实施促进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推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外贸出口实现了高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61亿美元(海关统计口径),比上年增长7.9%。其中出口总额1.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5%;进口总额6.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 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引资质量,利用外资和内资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9%;实际利用内资38.11亿元,比上年增长57.6%。全年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个,总投资达1.29亿美元。 旅游业取得新进展。以建设休闲旅游基地为目标,实施整合旅游资源、塑造旅游城市新形象取得新成绩。全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8013人次,比上年增长25.7%。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88.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49.7万人次。年末星级饭店共计12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161间,床位2094张。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0.45亿元(不含旅游商品创汇收入),比上年增长35%。其中旅游业外汇收入837.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6%。 七、交通、邮电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 货物运输两升一降。公路货物周转量7403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铁路货运发送量399万吨,比上年下降2.9%。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416.87万吨,比上年增长67.5%。其中:进口1681.33万吨,出口735.54万吨。 旅客运输全面增长。公路旅客周转量10393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8.8%;铁路旅客发送量92.8万人,比上年增长13.5%。 邮电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5.1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为48.62万门,比上年增加0.23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39.3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9.2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1.2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32.21万户,比上年增加4.98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总数达9.26万户,比上年增加2.1万户。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再创佳绩。全年财政收入继2001年突破20亿元、2003年超越30亿元后迈上40亿元的新平台,创45.85亿元的历史最好水平,比上年增长47.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64%;地方财政收入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全市累计财政支出2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其中:基建支出17774万元,比上年增长18.1%;社会保障支出22634万元,比上年增长11.3%。 金融存贷款业务量继续增加。在银行利率上调的促动下,银行存款增加较多。至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263.18亿元,比年初增加53.7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46.87亿元,比年初增加26.5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180.43亿元,比年初增加28.14亿元。全年货币投放558.25亿元,比上年增长43%;货币回笼540.05亿元,比上年增长44.3%;货币净投放18.2亿元,比上年增加2.03亿元。 保险业收入快速增长。年末全市保险机构总数为8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额6.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九、价格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在粮食、石油等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全市物价呈现结构性上涨的特征,具体走势表现为前高后低。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8%。其中,食品类的价格上涨10.9%;居住类、衣着类、烟酒及用品分别上涨4.5%、2.8%和1.7%;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家庭设备用品类价格均呈降势,分别下降1.2%、1.9%、2.7%和2.7%。 生产领域价格上涨明显。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22.3%。其中,轻工业产品上涨12.3%,重工业产品上涨23.5%;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22.8%,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9.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22.9%。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财政用于教育方面的支出达3.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3%。市二中新校区建设顺利完成,师范附小和珍珠园小学被批准为省特色示范小学。全年新增民办学校6所。高等教育体系继续完善。安工大率先在全省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马鞍山市师范学校升格为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大学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安徽工贸技师学院主体工程按期建成,马鞍山软件学院积极筹建,市职教中心被列为省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全年全日制高等教育招生6389人,在校生21995人,毕业生4428人。全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643人,在校生9205人,毕业生1692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8256人,在校生20744人,毕业生4394人。全市普通初中招生21233人,在校生64102人,毕业生19036人。普通小学招生13072人,在校生100162人,毕业生21130人。特殊教育招生47人,在校生45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1195人。 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全年财政用于科技三项费用达2314万元,比上年增长13.4%。马鞍山国家863新材料基地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完成,新材料产业园的主体园区开工建设。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功能进一步完善,入驻企业40户,后续工程建设启动实施。产学研合作领域加速拓展,与清华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北京科技大学签订共建国家863新材料成果产业化基地框架协议,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关系得到加强。当涂县被列为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雨山区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称号。马钢实施科研攻关项目128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7项。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加速发展。全年新认定16家民营科技企业,年末民营科技企业达103家。专利成果喜人。全年申请专利197件,授权专利57件,继续位居全省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