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贸易和旅游业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在住房、教育、汽车、通讯、家用电器、文化娱乐等升级型消费的拉动下,消费市场呈现回升之势。其中,市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25亿元,增长12.0%。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4.7亿元,增长8.9%;餐饮业零售额11.8亿元,增长23.0%。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消费品交易市场137个,全年实现成交额73.20亿元;其中,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0个,实现成交额51.60亿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好转,31家企业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收入净额39.52亿元,实现利润1.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9%和38.6%。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4557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4%,其中,进口总额306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5.0%;出口总额149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6.2%,对外贸易呈现出近年来最为活跃的局面。出口中,一般贸易出口10239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7%;对亚洲出口939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3.0%;对欧州出口大幅增长,年增幅达64.3%。出口结构发生良性演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取代了轻纺产品和传统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角,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的比重为45.1%;在工业制成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规模以上工业出****货值的比重达51.9%。 旅游。2003年,旅游业受“非典”影响较大,全年旅游业总收入23亿元,其中旅游创汇收入12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0.4%和39.4%。全年共接待各类游客40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0.93万人次。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30家,比上年增加5家;星级饭店19家,比上年增加3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7家;拥有AA级及以上旅游区5处,比上年增加2处。 七、交通邮电业 2003年,交通邮电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32亿元,比上年增长9.4%。 交通运输。2003年,公路货物运输量2552万吨,铁路货物运输量190.3万吨;公路旅客发送量2270万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199.6万人次,水路旅客发送量3万人次。港口货物吞吐量2167万吨,比上年增长25.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9.1万吨,比上年增长28.1%。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75126辆,民用船舶2444艘。全部公路里程2925公里,其中二级及以上公路392公里。裕溪口现代煤炭配送中心改造和新建皖南邮政枢纽中心等物流工程开工建设。 邮政电信。2003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2000价)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全年发送信函1183万件,比上年增长2.6%。净增电话交换机17.81万门,总容量达到76.28万门;净增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1.43万户,总户数达到57.29万户,其中住宅电话44.30万户;净增移动电话13.65万户,总户数达到44.5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量首次超过住宅电话;净增数据通信用户3.8万户,总户数达到14.3万户,其中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4.1万户;中继光缆长度达到2059公里。 八、金融保险业 2003年,金融保险业全年实现增加值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 金融。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84.01亿元,比年初增加65.0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09.62亿元,增加31.56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7.52亿元,增加25.8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33.71亿元,比年初增加51.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2亿元,增加24.7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67.28亿元,增加18.78亿元。4家证券机构全年业务收入0.25亿元;海螺水泥在香港股市再募得资金7438万美元;芜湖港储挂牌上市,鑫龙电器、华辰网业通过上市辅导期。 保险。年末,全市共有人寿、财产保险公司9家,比上年新增1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34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其中,人身险5.63亿元,增长61.0%;财产险1.70亿元,增长14.6%。赔款支出1.38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人身保险0.26亿元,下降31.7%;财产保险1.12亿元,增长40.9%。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2003年,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被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技术创新试点城市和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60%以上企业开展信息化技术应用。有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科技产业计划,7个项目被批准为省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科创中心三期工程基本建成,当年30家、累计96家企业进入中心孵化。留学人员芜湖创业园正式挂牌。年末,全市拥有县级以上国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6个;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2个,企业技术中心15个,博士后工作站4家。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84项,其中省级及以上19项;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6项,其中省级及以上24项;引进、示范、推广各类科技成果42项。高新技术企业47家,其中省级及以上32家,当年新批8家;高新技术产品37项,其中省级及以上18项。全年受理专利申请240件。奇瑞汽车公司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教育。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801所,在校学生43.11万人,其中,高等院校8所,招收学生2.22万人,在校学生6.5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0.68万人和2.08万人;中等专业学校12所,在校学生0.88万人;普通中学127所,在校学生13.38万人;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18所,在校学生0.98万人;小学396所,在校学生18.1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69%。新办民办学校3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市区图书馆藏书37.94万册;档案馆1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3.59万卷;广播电台1座,广播发射机1座;电视台4座,电视发射机4座,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6.7%;完成8万户广电混合网升级改造工程。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2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16次,文艺团体演出71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21场次;创作节剧(节)目27个,其中获省级以上表彰奖励13个,电视文艺晚会获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芜湖日报》发行量1036.8万份,并进行了全面改版。 卫生。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诊所)170个,拥有病床6611张,卫生技术人员7458人,医生3254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26个,拥有病床6328张,卫生技术人员6561人,医生2778人。市一院门诊综合楼、市中心血站新楼建成并投入使用。 体育。2003年,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奖牌146枚,其中金牌50枚。向省级及以上专业队和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49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82%。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市级全民健身活动31次,参加人数3.5万人。体育彩票全年销售3700万元,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1280万元。承办了“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芜湖站比赛、CBA全国篮球四强争霸赛、美国南北明星篮球对抗赛、全国射击男子手枪暨男子团体锦标赛等大型赛事。年末拥有各类体育场馆492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