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3900元,比上年增长16.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85元,增长9%;人均消费性支出6234元,增长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6%。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增长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60元,增长27.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7%。居民住房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16.8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7平方米,比上年分别扩大4.6%和3.6%。 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就业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岗位4.85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85万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金征缴率均达到90%以上;医保基金征缴率达96.6%。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达84.4%;城镇居民低保政策实现了应保尽保。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6351张,收养5447人;全市共有10.2万人参加最低生活保障;2003年,全市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282.42万元,增长21.2%,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848万元。 环保事业加快发展。2003年末,全市已建成21个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达98.96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66.5%;建成烟尘控制区17个,面积为143.8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97%;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质达标率达100%。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取得阶段性进展,三县新创132.97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覆盖率提前达到创模标准,为5.42%;全市已有11个“绿色社区”、64所“绿色学校”通过验收。 注:1、公报中数字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