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8 合肥市统计局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8.9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0.6%,完成旅客运输周转量45.4亿人公里,增长26.1%。全年各种运输形式完成交通货运量3629.51万吨,增长25%,其中,铁路182.32万吨,增长6.2%;公路3055万吨,增长27.3%;水运391.3万吨,增长18.4%;民航8700吨,增长20.6%。完成旅客运输量5725.83万人,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铁路514.92万人,增长1.5%;公路5171万人,增长12.4%;民航39.92万人,增长18.5%。

邮电通信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快。全年邮电部门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3.17亿元(不含寻呼),比上年增长13.7%。年末电话户数94.4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户数62.18万户,增长15.0%,农村电话户数32.23万户,增长20.1%,移动电话户数92.66万户,增长26.2%。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4万户(不含联通),比上年增长51.9%。

六、国内贸易

市场销售稳中有升。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商家灵活多样的促销方式的带动,加速了居民的消费节奏,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全年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84.77亿元,同比增长12.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从城乡市场看,全年城市实现零售额158.55亿元,县及以下实现26.22亿元,分别增长13.1%和7.7%,同比分别加快1.2和1.4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个体经济零售额为42.23亿元,私营经济为5.02亿元,分别增长20.8%和34.8%;从经营业态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139.14亿元,增长15.7%,餐饮业零售额为17.47亿元,增长21.7%。

城乡集市贸易稳定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商品交易市场为338个,全年商品成交额191.6亿元,其中农村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42.5亿元。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进出口稳步增长。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第一年,全市上下利用这一契机,大力调整出口商品结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保持了全年进出口稳步增长。全市实现海关进出口总额22.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出口15.03亿美元,增长6.5%;实现进口7.96亿美元,增长23.7%;实现贸易顺差7.07亿美元。在进出口总额中,市属企业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额达7.38亿美元,增长24.0%;其中出口3.75亿美元,增长22.0%。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3户,协议外资2.24亿美元,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增长3.5%。

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完成旅游总收入35.8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13万美元,增长17%;接待入境游客4.93万人次,增长25.8%;接待国内外游客514.5万人次,增长24.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2年是全市财政收入增幅最高、增收最多、进度最快的一年。财政收入连跨两个台阶达60.92亿元,比上年增长23.6%,为近6年最高增幅,比上年加快6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12亿元,增长17.5%。收入中,工商税收增长17.7%;企业收入增长25倍。同期预算支出为35.75亿元,增长15.2%。支出中增幅较大的有社会保障、抚恤和社救及基本建设支出,分别增长34.7%、33.6%和30.7%;支农支出增长10.9%。

2002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11.65亿元,比年初增加100亿元,增长14.1%。其中短期贷款中,工业贷款增加较多,比年初增加58.18亿元,增长1倍多;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信贷增长较快,比年初增加22.27亿元,增长1.1倍。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5.46亿元,比年初增加134.52亿元,增长18.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288.11亿元,比年初增加62.47亿元,增长27.7%。全年金融机构现金回笼速度加快,现金净回笼76.08亿元,增长13.2%。全年证券交易额为833.24亿元。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全市保险系统保费收入2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4亿元,增长33.9%,寿险保费收入19.66亿元,增长2.2倍。赔款和给付4.05亿元,增长1.2倍,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71亿元,增长61.3%,寿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2.34亿元,增长2.1倍。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取得新成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00亿元,技工贸收入190亿元,分别增长13%和14.5%。完善软件园孵化功能,软件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民营科技园创业中心建成使用。第二届中国?合肥高新技术项目—资本对接会取得圆满成功,共签订协议98项,总投资59.1亿元。全市共有38个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四等奖13项。专利申请稳定发展,全市共受理专利申请1758件,授权专利602件。

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较大发展。2002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5所,当年招生4.55万人,较上年增加2.41万人,在校生11.92万人,增加3.5万人。中科院合肥分院及高等院校当年共招收博士生、研究生3614,比上年增加828人;在校博士生、研究生8450人,增加1818人。各类普通中等专业学校45所,在校学生4.5万人。职业中学52所,初、高中在校生3.96万人。普通中学262所,在校学生31.30万人。小学1393所,在校学生41.85万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3.3%,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发展。全年成人高等教育机构招收本专科学生2.76万人,在校学生8.09万人,较上年增加1.33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8995人,成人中小学校在校生3695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毕业生16.45万人,在校学员18万人。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市以开展大型文化活动为主导,举办了“国风乐韵—2002年新年音乐会”、“合肥市第八届新春文化庙会”、“合肥市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等,以迎接十六大胜利召开为主题的“合肥市第二届广玉兰文化艺术节”等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万户,已建成乡镇有线电视系统79个,乡镇小调频达81座,已建立村广播室1306个,全市广播覆盖率达100%。全年共放映电影5109场次。

群众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开展。以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为抓手,开展了20多项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组团参加省第十届运动会,取得奖牌总数、金牌、总分、体育道德风尚4项第一。2002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6个,其中体育馆2个,标准体育场1个。全年发行中国电脑体育彩票和中国足球彩票6941万元,增长33.3%。